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1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319篇
航空   2196篇
航天技术   560篇
综合类   311篇
航天   9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的设计采用整体化、轻量化设计思想,使得结构复杂、规格尺寸大、薄壁特征多,而设计精度要求却在逐渐提高,机匣件加工后产生的变形问题尤显突出。探讨了薄壁结构机匣零件加工变形产生机理,提出分区去除余量控制加工变形的方法。使用Prism电子斑纹干涉钻孔残余应力仪测量了钛合金TC4机匣毛坯表层深度残余应力,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预测出机匣毛坯内部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机匣切削加工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对两种工艺路线下的变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机匣的切削加工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2.
《航空学报》2011,(12):2370
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和高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针对钛合金等轻质高强难变形材料和大型、复杂、整体、薄壁以及大小尺寸极端结合的难成形结构,实  相似文献   
993.
994.
杨照德 《航天》2014,(12):50-51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50周年。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但是,它对人们的启示、鼓舞则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1963年初,中央专委下达了我国首次核爆炸任务,国防科委要求中国科学院承担光热辐射和多项力学参数的测试任务,提出测量方案并研制、提供所需的测量仪器。当时原子弹的研制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但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测试工作却毫无准备,时间十分紧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裴丽生立即部署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力学研究所承担任务,并建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安排较强的技术力量组成任务核心组,调配精良的设备组建实验室。  相似文献   
995.
富氢燃气与空气低压补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氧火箭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富氢燃气与周围低压空气发生补燃,直接改变发动机周围的热环境,影响发动机各组件性能。通过试验及仿真研究了不同燃气温度、燃气组分对于富氢燃气低压补燃特性的影响。富氢燃气与空气的低压补燃试验表明:常压下富氢燃气温度高于932 K时发生补燃,低于877 K时不发生补燃;富氢燃气温度高于950 K,环境压力60 kPa时富氢燃气发生补燃,30 kPa时不发生补燃;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最大化学反应速率超过10~(-9)情况下能观测到宏观的富氢燃气与空气的补燃现象,燃气温度和氢气含量越高,其与空气发生补燃的临界压力越低。当压力低于10 k Pa时,燃气温度1 200 K,氢气含量87. 4%也无法与空气发生补燃。  相似文献   
996.
张彦军  段卓毅  雷武涛  白俊强  徐家宽 《航空学报》2019,40(4):122429-122429
为了实现绿色航空节能减排的目标,层流设计技术成为飞行器设计者的研究热点。对于跨声速客机而言,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技术将显著减小飞行阻力,提升气动性能,减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首先,基于高精度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耦合翼型优化设计系统,实现超临界自然层流翼型设计;经过合理的翼型配置,形成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转捩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的层流流动特性良好。然后,以比例为1:10.4的试验模型在荷兰高速低湍流度风洞进行边界层转捩风洞试验,使用温度敏感材料涂层(TSP)技术拍照获得机翼表面在不同马赫数、雷诺数和迎角工况下的层流-湍流分布。最后,通过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边界层转捩试验结果,探讨了该类型机翼的转捩特性随来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超临界自然层流机翼设计的关键因素。此外,该模型也可用来验证边界层转捩预测技术在超临界、高雷诺数工况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航天》2009,(12):3-7
5.非凡超级保暖“内衣”卫星的热控制分系统也很重要。它用于对卫星内部和外部的热量进行控制.使卫星的温度达到所要求的范罔。另外.卫星内部的仪器设备工作时也要向外散发热量。一般的电子仪器设备.长时间在50℃以卜的环境下工作容易产生故障.而有一些没备.如化学电池.在0℃以下它的效率又很低。因此.卫星内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星内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热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卫星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数值求解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建立了考虑一个和多个振动温度的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流场的CFD计算程序,并对半球模型和球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各个分子组分的振动温度分布于考虑一个振动温度模型的振动温度周围,即一个振动温度模型的振动温度是多个振动温度模型的各个分子组分振动温度的一种平均值;(2)在模型身部,振动温度的峰值高于平动温度的峰值;在模型近尾出现振动温度冻结并高于平动温度。  相似文献   
999.
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全面的分析了回流焊温度曲线在回流焊工艺中的作用,回流焊工艺的工艺特点、影响回流焊温度曲线的各种因素。如何从热容的思想建立回流焊温度曲线的方法?如何调整温度曲线通过控制温度曲线改善工艺过程,减少回流焊工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00.
GE传感与检测科技大中国区总经理黄克强先生立足中国,服务中国作为全球创新领导者,GE传感与检测科技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测量、传感和检测解决方案,做到精确、高效和安全。GE设计生产的传感仪器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湿度、气体和液体流量,满足用户严格的应用需求。同时,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