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Cf/SiC复合材料先驱体转化法浸渍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浸渍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力对PCS/DVB溶液法和PCS熔融法浸渍效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浸渍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PCS/DVB溶液粘度影响较大,升高温度可急剧降低PCS/DVB溶液的粘度,有利于浸渍。PCS/DVB溶液法浸渍的最佳工艺参数为:50-60度,2MPa,PCS熔融法浸渍的最佳工艺参数为:300度,2MPa,采用PCS/DVB溶液法浸渍时的浸渍效率优于PCS熔融法,经四个浸渍裂解周期后溶液法制备的材料密度(1.53g/cm3-1.61g/cm3)明显优于先驱体熔融法(1.43g/cm3-1.52g/cm3)  相似文献   
12.
通过85%H2O2-PE固液火箭发动机中含有液体层的燃料热解模型,计算了PE燃料的热解过程,分析了燃料热解过程对点火时间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验值一致。H2O2的流量对点火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当氧化剂流量低于最小点火流量时,发动机将无法点火。  相似文献   
13.
低密度聚乙烯的热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燃料的热解反应,采用裂解气相色质联用(PyGC-MS)实验装置研究了热解产物分布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得到了LDPE燃料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LDPE的热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热解产物成分浓度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热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南昌市青山湖污水污泥进行热重分析实验,分别获得了20 K/min和40 K/min加热速率下污泥的TG-DTG曲线,得出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热解特性。根据实验结果对干燥污泥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且利用积分法确定了热解机理,求出反应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A、活化能E。  相似文献   
15.
在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间长、马赫数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下,热防护与轻量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于此,开展了热解气体燃烧对炭化复合材料表面烧蚀影响的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热解气体的燃烧可降低炭化复合材料表面的烧蚀厚度,并且随着气动热的增加,热解气体燃烧对材料表面碳的保护作用越来越明显。研究成果可为下一代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SiC_f/Si C)常见的3种制备工艺,即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前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及熔渗(MI)工艺的不同特点,探讨了国外不同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并简述了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该材料在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背壁5-II材料的密度、失重率和孔隙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测试了温度对比定压热容、热导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和发动机长时间热试车下5-II材料的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5-II材料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热解后密度降至1.28 g/cm3,开孔率在30%左右;比定压热容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热导率随温度缓慢降低;随温度升高,其微结构特征表现为孔隙的大量增加和贯通,密度和孔隙率可作为固体发动机背壁热解失效的主要参量。  相似文献   
18.
酚醛树脂激波管试验的高温热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激波管作为加热手段研究酚醛树脂在1200~1800K温度范围内的热解特征。气相产物中主要碳氢产物是甲烷、乙烯、乙炔、苯和甲苯。获得试验温度范围内主要碳氢产物分布随热解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酚醛树脂的热解机理发生重大变化。1400K以下热解断键过程主要发生在亚甲基桥链结构上;1400K以上芳环开环成为主要的热解通道,生成大量的乙炔。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两种酚醛树脂样品进行研究,选择在575℃条件下进行裂解,其裂解产物通过DB-3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和质谱鉴定,获得了有关这两种酚醛树脂各自结构的特征信息,酚醛树脂的热裂解产物的总离子流图可认为是他们各自结构特征指纹。  相似文献   
20.
PIP法制备3DNextelTM720/Mullite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驱体浸渗热解法制备了 3DNextelTM 72 0 Mullite复合材料 ,并对基体的组分控制、复合材料致密化以及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正硅酸已酯和异丙醇铝作为先驱体可以在相对低温 (≤ 12 0 0℃ )通过循环浸渗热解制备孔隙率低于 2 0 %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