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270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针对一类重要的特征识别算法——Falcidieno算法,做了两点较大的改进:第一,在处理显式特征时,原算法不能处理凸特征与凹特征相邻接时的情况,而改进后的算法可处理该情况,它可从既有凸边又有凹边的环识别出凸特征和凹特征;第二,指出了隐式凸特征存在的一个条件,并修改了对隐式特征的处理方法,从而可识别出更多类型的隐式凸特征.这两点改进显著地扩展了该算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12.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电源系统结构,PSP和ELMC的结构与功能,电源系统BIT技术与容错技术以及电力作动技术等关键技术,并探讨了上述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13.
一种基于肤色和脸部特征的人脸特征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检测通常是人机系统中人机交互的第一步,像人机系统中基于人体特征的用户身份识别,计算机对用户感情和意图的理解等.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办公室环境下的彩色图像中人脸检测算法.基于一种新的肤色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肤色区域检测.算法通过构建眼,嘴模板来进行人脸的校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在图像中出现照明,人脸表情,尺度较大范围变化情况下的人脸检测.  相似文献   
414.
针对T样条曲面Bézier提取中的参数域T网格的Bézier分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的参数域T网格的Bézier分片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延伸T型参数点对参数域网格进行切分,之后通过计算每个参数点所耦合的T样条混合函数非零区域对参数域网格进一步切分。上述切分过程只需借助一个队列数组即可实现。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15.
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滑移网格技术对无轴涵道旋翼与传统涵道旋翼的气动特性进行了非定常Euler方程数值模拟。分别考察了无轴涵道旋翼与传统涵道旋翼气动特性差异,中心孔径、涵道扩散角、涵道翼型对无轴涵道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涵道扩散角变化范围为-6°~10°,涵道翼型选择NACA66、NACA0018及NACA4415三种翼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涵道翼型类型对无轴涵道旋翼的拉力分配影响较大,对称翼型能减弱旋翼上方低压涡从而涵道能产生更大的拉力;无轴涵道旋翼比传统涵道旋翼具有更优的拉力性能,转速为18 000 r/min时其总拉力是后者的1.185倍;减小无轴涵道旋翼的中心孔径能提高总拉力值,但整体耗能也将随之提高;涵道拉力占比越高的翼型,其最佳涵道扩散角越大,该状态下涵道拉力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416.
火工品爆破法实现星箭分离时产生大量灰尘颗粒,星敏感器被强散射杂光干扰,导致上电初期,星敏感器长时间停留在全天球模式,无法实现姿态捕获.本文通过对散射杂光成像进行建模和分析,提出杂光条件下的星点图像与无杂光时的星点图像具有近似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系数的快速星点提取算法,可在强散射杂光条件下快速提取出有效的星点窗口图像,然后利用窗口提星算法提取出有效星点,最终实现快速姿态捕获.开展了不同杂光条件下的星点提取和姿态识别仿真,通过本文算法与原有算法做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在不同工况下的星点提取能力和姿态捕获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17.
针对卫星管理和应用中测控、运控、应用等系统各自建设部署带来的管理分散、架构不统一、系统间人工协调频繁等问题,介绍了某卫星工程地面系统一体化任务中心建设。主要说明了任务中心一体化云计算系统架构、两层扁平网络架构、平台+插件软件架构和一体化任务流程,以及任务中心基础平台可靠性与适配性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统一技术架构实现共性资源统筹调度、各类数据统管统用,通过中心内部统一管理实现任务全流程监视和设备全系统运维。任务中心满足设计要求,平台稳定可靠,业务流程协调,工作自动高效,图像产品优质,实现了测控、运控、应用、站网管理的一体化运行。  相似文献   
418.
孟海波  杨涓  黄文斌  夏旭  付瑜亮  胡展 《宇航学报》2019,40(12):1478-1484
针对电子回旋共振(ECR)中和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开展了10 cm ECR中和器的性能优化实验研究,在分析现有ECR中和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结构改进方案。通过改进ECR中和器的电子束流引出对比实验,得到了中和器结构对束流引出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后的ECR中和器性能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ECR中和器束流引出大小与气体流量大小不成正相关,但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性能实验得到的中和器最佳工作和性能参数为:微波功率为10 W、氙气流量为0.5 sccm,收集板间距为5 mm时,在50 V引出电压条件下能够引出127 mA的电子束流。  相似文献   
419.
带横流非均匀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层涡轮机匣内部典型阵列冲击/气膜,试验研究了横流出流和气膜出流作用对冲击冷却靶面换热系数的综合作用。重点分析了非均匀阵列冲击射流中,冲击雷诺数(6 750~28 500)、横流出流比(0~0.5)等参数对冲击靶板局部和平均努赛尔数的影响。试验中局部和平均努赛尔数均随着冲击雷诺数的增加而提高。当横流出流比增加后,局部和平均努赛尔数均减小。试验结果表明,气膜孔和冲击孔间距较小的工况下能够获得更好的局部换热强化效果。横流出流的存在,削弱冲击射流带来的局部强化冷却作用,并且随着出流比的增大,这种换热削弱程度也逐步变大。  相似文献   
420.
根据NC车削自动编程系统的需要,为高效输入图形零件信息,实现数控编程的自动化,确定了基于回转体零件的数据结构(包括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通过求交算法实现各图素的特征提取和输入,客户可在屏幕上点选特征图素并同时输入其对应的工艺信息,随后通过动态绑定技术利用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储存.不同的特征图素将产生不同类型的表,可通过打开数据库的方式使零件图形输入并重现,最终实现输出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提高了图形输入效率,为虚拟化数控加工仿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