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13篇
航天   6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台体组件是惯性测量组合的关键部件。根据某型号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技术要求,采用 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型号惯性组合的台体结构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分析,确定了 最优台体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该台体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动态特性,能为惯性仪表提供良好 的工作环境。最后,对台体上安装的减振器的参数、结构形式和安装位置进行了详细分析。 研究工作对今后型号研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一种改进RLS算法及其在SINS快速对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中,人为设置的递推初始值将导致状态估计的有偏性,也就丧失了最优性,当量测数据次数较小时尤为严重。摒弃了传统RLS算法"新估计值=旧估计值+修正值"的递推结构,提出了借助中间量进行递推,再由中间量直接作状态估计的改进算法。改进RLS算法状态估计结果与批处理LS算法完全一致,且无需初始状态的任何信息。将改进RLS算法应用于捷联惯导系统(SINS)初始对准。对于一定的初始对准精度要求,理论上改进RLS算法所需的初始对准时间是最短的。最后,SINS初始对准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3.
基于频域分离算子的SINS抗晃动干扰初始对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恭敏  白亮  翁浚  秦永元 《宇航学报》2011,32(7):1486-1490
在基于惯性参考系的捷联惯导系统(SINS)初始对准算法中,使用一次积分抑制线晃动干扰作用有限。通过分析惯性系重力矢量和晃动干扰加速度的频率特点,引入频率分离算子概念,特别是使用频率特性精心设计的无限冲击响应(IIR)滤波算子时,能够有效抑制线晃动干扰,同时对反映重力信息的比力和惯性系重力参考矢量实施同步滤波,使它们都能顺利通过,即使在滤波器输出没有稳定的情况下也可给出可靠的初始对准结果,从而实现快速精确初始对准。车载试验验证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用于SINS抗晃动干扰精对准。  相似文献   
44.
捷联惯导加速度计尺寸效应误差建模及其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动态条件下,加速度计(简称加计)的尺寸效应将成为捷联惯导系统精确导航的重要误差源。这个误差源于加计组合中三个加计振动中心(有效的加速度测量点)的不重合。从几何角度对加计尺寸效应误差进行了建模。设计了三类基于精密三轴速率转台的加计尺寸标定方案,即匀角速度旋转、匀角加速度旋转和正弦角加速度旋转方案。以旋转过程中捷联惯导系统的速度输出作为量测,利用Kalman滤波器可以实现对加计尺寸系数的有效估计。利用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性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三类旋转标定机动均能使系统状态完全可观测。仿真结果证明了三类标定方案的有效性,而以匀角速度旋转方案估计过程最平稳,以正弦角加速度旋转方案估计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45.
以捷联式半主动激光导引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应用在旋转弹上制导信息的提取方法。根据坐标转换关系得到旋转弹惯性系视线角解耦模型,由于导引头和速率陀螺仪具有测量误差特性,直接解耦得到的制导信息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基于视线角解耦模型的非线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方法对测量信息进行滤波处理,估计出目标的位置,从而得到捷联式半主动激光导引旋转弹的制导信息。将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与α-β滤波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捷联式半主动激光导引旋转弹制导信息的估计精度更高,收敛更快。  相似文献   
46.
在捷联制导系统的设计中,弹载计算机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研究了弹载计算机的设计难点,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弹载计算机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为了克服运载器在垂直发射时受阵风和振动等干扰产生的随机晃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主式捷联惯测组合初始对准方法。该方法合理地利用了发射流程中捷联惯测组合所提供的信息,在不改变系统结构的条件下,改善了系统的可观测性。因此该方法缩短了初始对准时间,改善了方位对准精度。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初始对准方法的正确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8.
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的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万创 《上海航天》2004,21(1):58-61
研究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方法,分析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的原理和可靠性指标,并给出了试验方案、环境应力、试验剖面和失效判据等内容。对某型战术导弹捷联惯性测量装置进行的可靠性增长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真实地模拟实际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49.
王嘉  王洪波 《上海航天》2004,21(5):19-24
分析了捷联系统基于Simulink模型的姿态、速度和位置积分的基本方程。建立了仿真模型,给出了组成模块和算法框图。研究了采样与静差补偿,以及四元数、姿态、住置和速度更新的算法。构造的算法仿真通用平台,其输入可为实际系统的惯性测量元件(IMU)在线、离线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或自行构造的载体在某种运动轨迹下IMU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Simulink多种直观的位置输出,可更有效地分析捷联系统,或对多种IMU的捷联导航特性进行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50.
多子样旋转矢量捷联姿态算法的一般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这里给出了任意陀螺子样数下等效旋转矢量捷联姿态算法的一般结果。利用本文给出的公式 ,多子样等效旋转矢量算法可以很方便的由计算机得到 ,无需进行繁琐的推导 ,本文的工作为捷联姿态算法的设计提供了方便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