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15篇
航天技术   17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0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某型号航天器的运行轨道偏心率大、轨控结束后可用于初轨确定的测轨数据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高超大偏心率短弧段初轨确定精度的新方法。该新方法将轨道改进的思想融入初轨计算方法中,使之既适用于各种偏心率轨道的初轨计算,也适用于各种偏心率轨道的长弧段、多圈、多站数据的轨道改进;解决了传统初轨确定方法超大偏心率轨道短弧段初轨确定误差偏大的问题。通过任务实测数据的检验,新方法适用于各种偏心率轨道,并且超大偏心率轨道的初轨确定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2.
基于天基空间监测的技术背景,根据单位矢量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在已知目标卫星轨道面的前提下仅利用星间测距对目标卫星进行轨道计算的算法,并对已知轨道面的不同误差大小对定轨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表明,轨道倾角的误差对定轨的精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3.
可展桁架天线在轨运行中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传导辐射理论,并引入天线所处的轨道条件。可计算可展桁架抛物面天线在轨运行时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基于上述理论的有限元程序,可计算各种轨道条件下不同时刻天线的温度场.还可用于指导天线的热变形分析和热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类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方法,解决当飞行任务对星下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星下点轨迹与轨道参数的关系,概括为当对星下点轨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依赖于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两个参数的确定。以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为未知量依据星下点轨迹要求条件构建了非线性方程组,但直接求解过于复杂,采取迭代的方法解决。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设计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用软件STK(Satellite Tool Kit)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较好的实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5.
低轨卫星编队飞行的地面覆盖及轨道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盛茂  李红 《航天控制》2005,23(6):35-40
通过施加冲量的方法消除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对编队飞行的影响,在编队的相对构型和整体绝对位置得到控制后,研究了低轨卫星编队飞行的地面覆盖问题,最后通过算例给出了卫星编队在南北纬86°之间全球覆盖所需的时间、周期、圈数和覆盖角。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心率较小的低轨编队飞行,根据本文所推导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86.
编队飞行卫星群描述及摄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定义了一组新的编队飞行卫星群相对运动描述参数 ,以及基于此的构型设计方法 ;并分析了地球非球形摄动对这组参数的影响 ,给出了为消除摄动长期影响所需的速度脉冲量 ,并对部分参数给出了减少摄动影响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7.
编队飞行队形设计一般化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首先 ,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 ,基于运动学关系推导了环绕卫星相对参考卫星的相对运动方程 ;然后 ,给出了编队飞行队形设计一般化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 ,利用此方法 ,能在参考轨道为圆或椭圆轨道的情况下 ,直接求出编队中所有卫星的轨道参数 ;最后 ,给出了两个编队队形设计的算例  相似文献   
88.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大,深空探测已成为现实,而月球显然是人类走向深空的首选目标。发射月球探测器通常分3个阶段,其运动状态分别对应3种不同类型的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地月转移轨道和绕月轨道。月球是1个慢自转天体且无大气,就轨道解而言这些因素导致环月卫星的运动与地球卫星有所差别。本文针对月球探测任务的特点,从月球与地球的差别入手,在仔细分析月球卫星的受力状况前提下,着重阐述月球探测器在环月段精密定轨的方法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89.
低轨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地球转移轨道(GTO)碎片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为200km,远地点高度达36000km的大偏心率(e=0.73)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90.
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 (GEO) satellites are widely used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orbit and remaining permanently in the same area of the sky. Precise monitoring of GEO satellites can provide a key reference for the judgment of satellite operation status, the cap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s, and the analysis of collision warning. The observation using ground-based optical telescop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monitoring GEO targets. Different from distant celestial bodies, there is a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GEO target and the background reference stars, which makes the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method limited for long focal length telescopes. CCD drift-scan photoelectric technique is applied on monitoring GEO targets. In the case of parking the telescope, the good round images of the background reference stars and the GEO target at the same sky region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alternating observation of CCD drift-scan mode and CCD stare m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celestial positioning for the GEO target.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of GEO targe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1.56-meter telescope of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CD drift-scan photoelectric technique makes the precision of observing the GEO target reach the level of 0.2″, which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long focal length of the telescope. The effect of orbit improvement based on multi-pass of observations is obvious and the prediction precision of extrapolating to 72-h is in the order of several arc seconds in azimuth and ele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