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性能对整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直接影响。以国产在研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数学模型,采用LMS Virtual.Lab Rev的Motion模块和LMS Imagine.Lab AMESim软件进行起落架机构3D和起落架液压控制系统1D联合仿真,利用该联合仿真模型研究气动载荷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影响和上位锁阻尼参数对起落架收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数值能够实现起落架在有限时间里的收放任务,考虑了气动载荷情况的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趋势;上位锁阻尼可作为优化设计的优先选取参数。  相似文献   
92.
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机身结构将受到地面较大的冲击作用和振动激励。为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给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需对机身着陆滑跑过程中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创新性地考虑了飞机滑跑速度和气动力的变化,计算得出飞机在着陆滑跑过程中较准确的气动力和起落架力,为有限元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外载输入。为降低计算规模,应用Patran合理设置约束条件,建立半机体有限元模型。最后将外载荷添加到半机体模型上,提交Nastran计算,提取机身各站位处的载荷响应峰值,做出动响应包线,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如机翼和机身框架连接处,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某型飞机主起落架半轮叉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某型飞机立起落架在外场使用情况及所发现的问题,对半轮叉内侧板与衬盘焊缝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名义应力法,载荷谱采用该型飞机主起落架疲劳实验载荷谱;分析表明,其结果与外场使用情况较为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场使用及维修意见。  相似文献   
94.
为了获得起落架载荷传递以及评估几何非线性和静不定对起落架载荷传递的影响,同时探索起落架结构有限元梁模型的建模方法,应用HyperMesh和Ansys联合仿真的方法搭建某型具有局部静不定特征的前起落架、主起落架有限元梁模型;使用此模型进行三种载荷工况的静力学计算,获得考虑静不定和几何非线性的起落架接头和截面载荷,以及在单位载荷作用下起落架的航向、侧向和扭转刚度,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和传统方法获得的接头载荷有差异,部分差异超过了±10%,最大差异达到30%;计算前起落架外筒横梁、斜梁截面内力的传统方法及其简化具有合理性,对起落架支柱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民用飞机起落架抽样具有长周期、高成本的特点,样本量和抽样次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IP44 为中心研究民用飞机起落架抽样样本量的确定问题,提出以实际机龄区间和运行环境为基础的样本分布和样本筛选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分析方法对观测故障进行趋势预测分析,并建立起落架恢复间隔假设检验准则,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6.
XU Wei  WANG Yue 《飞机工程》2006,(B09):34-38
以典型零件为代表详细介绍了运用先进的虚拟制造技术,在UGII软件平台上实现参数化建模、数控编程、生成机床认可的NC代码,完成对零件的试切和数控加工程序的优化。解决了逆向工程反求的造型方法;三角曲面片的重构技术;多张曲面片拼接和光顺;智能化顺序模板的研制几方面的关键技术,极大地改善了采用普通方法加工周期长,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现状。以此对复杂整体结构件的造型和数控加工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7.
飞机在风切变下进场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飞机轨迹稳定性指标模拟试验中所用的有风切变时的数学模型。在地面模拟试验中采用着陆进场的人-机闭环控制方法,开展驾驶员定量评价,给出试验结果。对国军标GJB185-86的这一指标要求提出修改建议。讨论了在风切变下着陆进场的特性和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98.
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简叙了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各种航天器的回收方法和航天回收系统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9.
《Acta Astronautica》2014,93(2):407-416
This paper discusses a landing respons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momentum exchange principle for planetary exploration spacecraft. In the past, landing gear systems with cantilever designs that incorporate honeycomb materials to dissipate shock energy through plastic deformation have been used, but once tested before launch, the system cannot be used in a real mission. The sky crane system used for the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by NASA can achieve a safe and precise landing, but it is highly complex.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mentum exchange impact damper (MEID) that absorbs the controlled object׳s momentum with extra masses called damper masses. The MEID is reusable, which makes it easy to ensure the landing gear׳s reliability. In this system, only passive elements such as springs are needed. A single-axis (SA) model has already been us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MEIDs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measuring the rebound height of the spacecraft. However, the SA model cannot address the rotational motion and tipping of the spacecraft. This paper presents a two-landing-gear-system (TLGS) model in which multiple MEIDs are equipped for two-dimensional analysis. Unlike in the authors׳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study each MEID is launched when the corresponding landing gear lands and the MEIDs do not contain active actuators. This mechanism can be used to realize advanced control specifications, and it is simply compared with previous mechanisms including actuators, in which all of the MEIDs are launched simultaneously. If each MEID works when the corresponding gear lands, the rebound height of each gear can be minimized, and tipping can be prevented, as demonstrated by the results of our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00.
当今社会,人类自身发展对地球的索取越来越大,已经超出了其能持续供给的限度。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目前已经从一个概念发展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正在被我国许多城市广泛实践。廊坊市作为河北省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本文通过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分析廊坊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并提出有参考价值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