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35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战略轰炸机     
简述了轰炸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战略轰炸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典型轰炸机技术状况的分析,总结了现代轰炸机应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2.
F-117由于采用了低可探测性隐身技术、在战场上已证实能够深入敌方战区并准确释放武器命中目标,为了提高隐身战斗机的效力,空军F-117联合试验部队的试验专家们正在研究进一步提高其作战能力,4月2日,开发试验专家组成小组与来自新墨西哥霍洛曼空军基地的人员共同完成了第二阶段验证项日。  相似文献   
33.
天线雷达散射截面的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林  阮颖铮 《宇航学报》1996,17(3):96-99
本文利用天线散射的基本原理,以波导激励振子抛物面天线为例,计算并分析了天线的结构项散射雷达截面RCSs和模式项散射雷达截面RCSe,给出了此天线雷达截面的预估值。实验结果表明,理论预估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并且证明天线的模项RCSe大于结构项RCSs,天线总的雷达截面主要受天线模式散射的影响,减小模式项RCSe将有效地降低天线的雷达截面。本文结果为探索以克服天线模式散射为主的天线RCS减缩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可见光、激光、毫米波与红外的复合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身技术是一种反侦察技术 ,在军事领域广泛的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军事目标的隐蔽性 ,增强了武器的突防和攻击能力。对可见光、红外、激光、毫米波隐身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概述了为减小飞机RCS值而采用的几种有效技术途径;简要论述了隐身技术的应用成果与发展趋势;最后,就开发与研制我国的隐身技术及其产品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6.
进气道格栅能够避免电磁波进入腔体形成强散射,同时可改善飞行器表面进气道唇口造成的不连续性,有效降低飞行器的电磁散射特性。基于快速多极子算法,以斜切矩形口直腔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波导模式传输理论阐述了格栅的电磁屏蔽原理,分析了格栅尺寸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关系,以及极化角与格栅布局方向的关系。基于干涉相消原理,提出了横向和纵向尺寸非均匀格栅设计,与均匀格栅的RCS进行了对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横向非均匀格栅的RCS缩减在前向±15°范围内超过8 dB,纵向非均匀格栅在±35°范围内具有明显的RCS缩减效果,部分角度RCS缩减超过20 dB。此外还提出了双层格栅设计来减小格栅间距和深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双层格栅中单层格栅横向间距小于半波长条件时,双层格栅能获得与单层格栅几乎相同的电磁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37.
进气道隐身装置与发动机联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进气道隐身装置与某涡扇型发动机地面联合试验的设备组成与试验方法,分析了风扇形吸波导流体的隐身原理。通过实验,确定了吸波导流体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考验了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隐身装置的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38.
机载天线系统是飞机的强散射源之一,对飞机隐身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国外第四代战斗机机载天线系统的设计与布局,研究了具有低散射特性的机载天线系统设计技术措施,讨论了其机理和效能。对机载天线系统进行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减缩设计与布局,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其RCS。  相似文献   
39.
隐身技术推动新一代飞行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飞行器的总体、气动、结构、系统、制造和试验等几个方面,讨论雷达隐身技术要求对飞行器设计、制造、成本等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0.
世界进入了隐身空军的时代,我们不能不了解隐身时代的战斗机!1989年12月20日,两架 F-117隐身战斗机飞临巴拿马里奥阿托军营上空,各投下一枚激光制导炸弹。随着轰——轰——两声巨响,两枚炸弹在军营附近的空地上爆炸。这次不成功的空袭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破坏,但却炸开了世界隐身空军的大门!时至今日,战斗机的隐身能力几乎就是隐身时代的标志,是研制下一代战斗机的尺子,很多国家都以这把尺子作为标准,发展自己未来的战斗机。作为隐身战斗机的缔造者,美国又相继推出了 F-22A猛禽战斗机和 F-35闪电Ⅱ战斗机,甚至于在其它国家还没有装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