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航空   1216篇
航天技术   333篇
综合类   150篇
航天   4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研究双层壁内通道表面换热情况和冲击距离对换热影响,对双层壁结构内通道上、下表面的换热系数进行实验测量。由获得的换热系数来分析研究双层壁内部换热。并对冲击射流的机理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双层壁结构中,在高雷诺数时,在冲击板表面上会出现两个峰值;在进气板表面上也会出现位置随冲击高度变化的一高换热区;层板内通道表面上的换热系数随冲击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42.
长寿命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介绍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 ,重点叙述了电镀、气体氮化、液体氮化、离子氮化、渗硼、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分析了模具经表面处理后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43.
磨削力和磨削表面粗糙度预测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磨削力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分析模型。此模型可精确地描述砂轮转速、砂轮进给速度及工件转速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可利用有限的试验数据得出整个工作范围内表面粗糙度的预测值,从而大量减少试验次数。  相似文献   
44.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图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红外测热与热电偶测热进行比较研究,在马赫数M∞=12,驻点温度T0=650K,驻点压力P0=1630kPa的高超声速稀薄气流中,对一平板斜坡薄壁模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二者所获得的模型表面热流率符合得较好。与此同时,对模型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模型物面坐标与热图象素坐标的对应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提出了在大极角情况下对发射率进行修正的方法,即根据模型表面不同位置的法线,调整红外热像仅镜头轴线,使被测量区域的极角尽可能小,以保证发射率在此范围内为常数。  相似文献   
45.
混合式壁面移动机器人横向移动机构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祯祥  刘荣 《航空学报》2007,28(2):495-499
 针对结构较复杂的椭球形壁面,提出了由两类不同移动机构组成的混合式壁面移动机器人,一类为框架移动式,实现沿壁面经线(纵向)的攀爬运动;另一类为浮动的轮轨驱动式,实现沿壁面纬线(横向)的运动,二者相互独立。重点介绍了轮轨式横向移动机构,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根据工作环境的几何特征并结合DH法,对复杂约束环境下,机器人的横向运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进行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两个驱动轮的角速度可以控制机器人横向运动的速度和姿态。  相似文献   
46.
经过对超高强度钢工件高速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系统研究,发现在某种特定的切削条件下,工件表面质量将会发生显著改变.该变化不仅表现为表面特征的大幅改善,如表面粗糙度可以控制在0.4μm以下,无宏观裂纹发生等,还表现为表层及次表层显微硬度的明显提高、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的大幅增加(达到0.35 mm)以及表面耐磨性能的显著增强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切削工艺将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能够在获得工件结构形状与精度指标的同时,对加工表面表层、次表层的组织特性与工件使用性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表面强化手段.  相似文献   
47.
压气机转子的表面造型及等温精密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芳  单德彬  吕炎  杨玉英 《推进技术》2003,24(5):474-477
采用NURBS方法生成了转子叶片的表面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延伸和裁剪,将叶片模型和转子的二次表面模型组合,得到转子锻件和模具镶块的表面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组合式模具,模具的凹模由23块镶块组合而成。最后采用等温锻造的方法成形转子锻件,模具和坯料的加热温度均为430℃。经检测,转子锻件的尺寸精度及组织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8.
NiCoP合金包覆空心微珠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体化学镀技术,以AgNO3取代常见的贵金属盐PdCl2作为活化剂,H2PO2^-取代Sn^2 作为还原剂,在空心微珠表面包覆NiCoP合金。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分析包覆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NiCoP合金均匀包覆在空心微珠表面。并提出了这种改进工艺的一种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用交流电位法测量铝合金板材表面人工不贯通裂纹的深度。着重利用外测法得到一系列测试电压值与裂纹深度值关系的曲残,并对影响测试电压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计算和推广应用到自然裂纹深度测量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褚营 《民航科技》2005,(2):73-73
B737-300飞机液压系统串油故障一般来说不会影响飞行安全,但是串油严重时,会增加维护工作量和飞机使用成本。而且液压油从余油管溢出时,还会污染飞机表面及周边环境。从总体上说,无论是A系统向B系统串油,还是B系统向A系统串油,都只有两个原因:人为原因和机械原因。人为原因比较简单,是操作不当造成的,排除起来比较简单;机械原因与设计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排除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少量串油是一种正常现象。笔者综合多架飞机出现的串油现象对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