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212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载人飞船返回轨道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当前流行的两种飞船再入制导的方法(标准轨道法和预测落点法),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落点法的纵向制导控制规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飞船再入的标准轨道,利用两种控制规律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两种制导方法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
谷志军  陈磊 《宇航学报》2007,28(5):1195-1198
研究了轨拦截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文章通过对逆轨拦截、追击方式和顺轨拦截的速度约束分析了顺轨拦截的可行性;通过对顺轨方式和逆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仿真计算,可知顺轨方式在修正横向偏差能力以及末制导过程中需用过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运用极限偏差、合成标准差、统计分析、蒙特卡洛仿真等多种预估方法,对发射载体出管速度偏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极限偏差法工程应用成熟,但预估结果偏于保守,适用于影响因素尚未认知完全的工程型号;对于影响因素比较明确的系统,运用统计分析法、合成标准差法得到的发射载体出管速度预估值一致性好,方法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蒙特卡洛法计算过程复杂,可通过大量仿真计算获取出管速度的分布特性,得到对应不同指标的分布概率,相比其他几种方法,计算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工程型号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发射载体出管速度偏差预估分析。  相似文献   
84.
针对载人飞船回收着陆阶段伞-舱系统运动轨迹受中高空水平气象风影响大的特点,研究建立了回收着陆段完备的伞-舱多体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回收着陆轨迹预报算法,分析比较了简化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精细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数值预报效果,并与“神舟八号”返回舱实时降落轨迹和实测落点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精细的伞-舱动力学模型为回收着陆气象风修正落点预报提供了更精确、更详细的信息,利用该模型预测返回降落轨迹和着陆落点位置,有助于减小飞船的搜救范围,缩短搜救时间.  相似文献   
85.
针对航天测量船船载外测设备长期存在的方位误差超标现象,研究了测量船轴系误差修正方法和船载设备角度误差修正原理,发现测量船船载外测设备光机偏差修正模型与方位零值标定方法不匹配,存在重复修正光机偏差误差的现象,从而导致该项误差偏大时引起方位误差超标。提出了测量船方位零位以机械轴为基准标定时的光机偏差修正的改进模型,并利用测量船校飞数据和卫星发射测量数据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解决了测量船外测设备方位误差超标的难题。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发射坐标系到惯导地平系[1]的坐标转换建模,用飞行器理论弹道仿真了惯导地平系弹道数据,并用其进行数字引导和定初轨,定量地分析了垂线偏差对数据处理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垂线偏差对定轨结果影响较大,考虑发射台垂线偏差对理论弹道数字引导精度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7.
悬臂式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的轴向振动较为剧烈,频率成分也比较复杂;由于这种SGCMG结构是由众多串、并联,甚至桥联的弹性构件组成的,因此难以建立其精确的轴向动力学模型.首先通过Δ-Υ等效变换的方法,简化了高速转子的轴向串并联关系,进而计算出其轴向刚度;其次详细分析了系统激振源——预紧轴承各零部件的加工波纹所导致的预紧力的波动,并采用相互调幅的形式描述了该波动量;然后建立了高速转子的轴向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针对某发动机交付试车检查高压导叶控制规律时,在转速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出现导叶控制规律偏差大的情况,通过对高压导叶控制原理和试车数据分析,得出高压导叶控制系统负载力为影响偏差的主要因素。利用地面试验设备,采用对顶缸加载方式,开展负载力对导叶控制偏差影响试验,复现了发动机试车过程中控制规律偏差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负载力越大,导叶控制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89.
《航天员》2008,(1):51-51
浙江诸暨的黄敏婕问:是不是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都能看到?他们的隐私怎样能够得到保护?航天员答:航天员的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他们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当然不是都能看到的。载人航天器座舱内设有功能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器。但是,检测系统主要用以测量、监视航天器各功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测座舱内部的环境参数,用以保证航天器的正常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也  相似文献   
90.
基于落点预测的高旋火箭弹弹道修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泗智  龚春林  郝波  吴蔚楠  谷良贤 《航空学报》2020,41(2):323421-323421
高旋火箭弹的修正控制是基于等效力实现的二维弹道修正控制,由于弹体存在陀螺进动和马格努斯效应,在控制力作用下产生的附加攻角引起的升力与控制力的矢量合为等效力,其大小与方向在控制过程中不断变化,不能简单根据偏差量(修正量)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控制力的方向。基于此,分析了控制力与等效力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弹道落点预测的控制算法。首先利用弹道落点预测模型实时预测落点与目标的偏差量,然后利用小扰动法构造偏差量对控制量的敏感系数矩阵,通过偏差量与敏感系数矩阵解算出纵、横两个方向的需用控制量。采用修正前后速度矢量的位置关系得到控制量的合矢量及其方位角,并利用控制量的合矢量与等效力计算出控制周期,在控制周期内按照等效力方位角调整控制力的方向实现对高旋火箭弹的精确控制,解决了非线性耦合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