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247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层析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omographic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Tomo-PIV)是将PIV技术和计算机断层诊断技术(CT)相结合的一种瞬时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技术,能够定量获取流场的三维结构。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其在亚跨超声速风洞的应用,并进行了超临界翼型小肋减阻的试验验证。基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12亚跨超声速风洞,设计了体光源和相机等硬件设备的布局方案,解决了示踪粒子的均匀播撒问题,测量了Ma=0.6条件下的自由来流流场,并与PIV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Tomo-PIV的测量精度。针对超临界翼型OAT15a,测量了翼型表面分别贴附光滑薄膜和顺流向对称V形小肋薄膜后翼型尾缘后方的三维速度场。对比发现,贴附小肋薄膜后尾缘后方流场的马赫数增大,说明小肋能够减小翼面摩擦阻力,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92.
93.
飞机表面薄膜减阻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飞机表面薄膜减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提出了我国在薄膜减阻技术研究中应继续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94.
文章对Kevlar面板Nomex蜂窝夹层结构表面粘贴镀铜箔聚酰亚胺薄膜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工艺难点,以及针对工艺难点所采取的工艺措施,最后根据产品的研制情况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95.
穿透式导弹发射箱薄膜盖的研制是导弹运载工具轻质化的一部分,由于其一方面需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即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又要求顶破力较小,而这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确定了满足这两项要求的方案。然后研制了实物,进行了实验验证,设计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本文的研究为轻质穿透式薄膜盖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6.
康伟  胡仕林  王彦清 《航空学报》2023,(18):112-123
蝙蝠在低雷诺数飞行状态能够通过膜翼的主动变形使其获得高机动性和飞行效率。这种翼型主动变形的仿生特性为智能飞行器气动与控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介电弹性高聚合物材料直接应用到了翼型的设计中,利用介电弹性体电致变形的特点提出了具有主动控制功能的介电弹性薄膜翼型。针对电活性材料结构的力学特性,引入热力学理论框架,描述力-电耦合效应。采用CFD/CSD耦合技术建立基于介电弹性聚合物材料的气动-结构-电磁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介电弹性薄膜翼型在攻角为14°时相对刚性翼型增升12.33%,且翼型弯度变形与振动效应对增升的贡献比为3∶2;当外加电压使得流场频率与振动频率在前两阶频率相同,且二阶主频率不小于刚性翼型流场二阶主频时,介电弹性薄膜翼型的增升效应高于10%。所提方法与研究结论为研发智能飞行器的气动分析与控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
主动调节刚性支撑薄膜型反射镜制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光学的发展对光学系统的轻量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解决光学系统轻量化这一问题将为整个航天发射计划节约大量资金。主动调节刚性支撑薄膜型反射镜是由美国率先提出并制造的口径530mm、厚2.1mm的薄膜型反射镜,反射镜的面形通过均匀分布的促动器的微量移动来调整,镜子的全部重量(包括促动器和支撑框架)为4.73kg。薄膜型反射镜的加工工艺及面形的调整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实验表明,薄膜型反射镜面形最终的调整结果取决于薄膜镜基础面形的加工程度,而薄膜镜的制造不同于较厚镜面的加工,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进行摸索。  相似文献   
98.
吴国强  孔宪仁  孙兆伟  王亚辉 《宇航学报》2006,27(4):751-754,760
结合卫星“微型核”的特点,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金刚石晶体的热导率与其厚度和温度的依变关系。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的方法(EMD)模拟了晶向(001)的金刚石纳米薄膜法向热导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了晶向(111)的金刚石法向热导率。模拟的结果表明:金刚石纳米薄膜的法向热导率显著小于对应大体积晶体的实验值,并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范围内法向热导率与薄膜厚度呈近似线性关系;薄膜热导率在模拟厚度为2.05334nm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厚度为2.874676nm时,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9.
薄膜电阻温度计是高超声速测热试验中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多用于激波风洞中。改进薄膜电阻温度计测热数据的后处理方法,分析其原理性误差,提出修正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流测量精度,为防热设计提供可靠数据。应用三维热传导理论,考虑热流和温升的耦合影响,计算了气动加热条件下薄膜电阻温度计结构温升情况,得到了铂层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并与一维半无限简化理论得到的薄膜电阻温度计表层温度相互对比,得到了模型简化带来的原理性误差;建立了由表面温升计算表面热流的导热反问题计算方法,与经典的Cook-Felderman处理公式和热电模拟网络处理方法相互对比,提出了修正热流值的方法,为提高热流测量精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0.
快凝的胶结复合物,通常要比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更脆,这是由于其中的胶结料含量较高的缘故,然而加入纤维邓可提高其延性,本文仅就当前国外常用的纤维增强快凝砼的种类和性能作一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关于抗压和抗弯强度,以及有关延性指数等资料,包括钢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增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