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239篇
航天技术   250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3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41.
随着海上作业任务的日渐复杂以及水面无人艇控制理论的发展,单水面无人艇航行控制能力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集群编队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水面无人艇集群编队控制技术,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应用情况与技术研究现状,重点从典型编队队形适用性、编队控制系统结构形式、编队协同控制方法、编队控制通信技术及异构条件下协同控制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水面无人艇集群编队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水面无人艇集群编队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42.
研究了掩护编队对突击编队的掩护效能问题,给出了掩护编队的掩护效能定义和模型,修正了无掩护时敌歼击机截击成功概率模型,结合改进后的空战交换比模型,建立了有航空兵掩护编队护航时敌歼击机截击成功概率模型和我突防概率模型,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可为航空兵部队合理进行作战编组、科学制定兵力出动计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43.
无人机(UAV)持久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的优化是保证UAV编队结构稳定性和任务执行时效性的重要基础。现有的编队生成算法针对距离因素进行权重赋值和拓扑生成,由于未考虑任务分配因素,可能会引起整体任务执行时间过长甚至任务失败的问题,对UAV的能量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耗。以任务消息传输时间和能量损耗为关键优化目标,在保证UAV编队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提出考虑任务分配因素的信息交互拓扑生成算法,优先连接承载实时性要求较高通信任务的关键汇聚链路,对剩余链路通过引入惩罚项,在权重上进一步将任务消息传输量因素考虑在内,生成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使用OMNet++进行仿真验证,相比于只考虑距离因素的信息交互拓扑生成算法,所提算法在20架UAVs编队场景下,消息传输时间方面最高降低57.3%,最低降低28.1%,关键任务消息的到达时延降低了45.2%~51.6%,而任务执行过程单UAV的能量损耗总体减少了17.5%,平均每个节点减少损耗16.1%。  相似文献   
844.
针对无人机空中加油紧密编队系统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障碍函数的自适应干扰观测器的分布式鲁棒编队控制方法。对固定翼无人机外环动力学模型进行转换,构造了具有非匹配和匹配扰动的二阶多体系统简化模型,并基于障碍函数设计了相应通道的自适应干扰观测器;利用邻机状态信息定义了相应的一致误差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编队系统通信拓扑结构,引入干扰补偿机制,开发了空中加油无人机紧密编队系统分布式鲁棒控制器,以实现理想的异构无人机编队跟踪控制性能。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最后,通过将所提方法应用在由不同型号的1架加油机和2架受油机构成的编队系统上,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所得到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设计的干扰观测器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5.
近地轨道的双星编队通常设计具有自稳定性的编队构型参数初值,通过保持编队构型参数形成长期稳定的相对周期运动。针对编队中卫星数量增多产生的相对运动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Hill坐标和三角函数公式的多星相对运动分析方法。基于SAR载荷测量基线定义,结合多星编队构型参数的相对运动特性,提出了编队构型参数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多星编队的最大有效基线组合。通过分析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的长期影响,研究了异构多星编队的相对运动衍化规律,提出了主从形式的脉冲偏置控制,能够有效保持针对异构多星编队设计的编队构型。通过面质比异构的四星编队控制仿真,验证了脉冲偏置控制形式下异构多星编队构型保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6.
研究利用编队卫星间伪距测量值 ,自主确定编队星座星间相对状态的有关问题。文中针对编队星座的卫星之间存在发射和接收天线不能相互覆盖的情况 ,提出了间接覆盖概念。并给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分析实现间接覆盖的方法并进行协方差分析。最后 ,对间接覆盖情况作了仿真 ,仿真结果证明间接覆盖在星间相对状态测量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7.
针对异构无人集群存在层内不同协同控制目标以及层间协同耦合的控制问题,提出了“编队-合围跟踪”控制的定义与框架,采用具有时变输入的跟踪-领导者来生成集群系统的整体参考轨迹,克服了现有编队-合围控制中无法有效控制集群整体宏观运动的缺陷。对于存在切换拓扑的高阶异构集群系统,基于分布式鲁棒自适应估计技术以及预先定义的合围控制策略,利用邻居局部信息交互构造了分布式编队-合围跟踪控制器,给出了分层耦合情况下控制器的多步设计方法。采用共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切换拓扑条件下异构集群实现输出编队-合围跟踪的充分条件。通过无人机-无人车异构集群的仿真例子,验证了所提出的编队-合围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8.
针对复杂通信环境下无人机编队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基于刚性图编队控制框架,引入距离误差,实现编队控制,并针对无人机编队生成的收敛速度问题,引入预设性能技术,以指定跟踪性能生成无人机编队。针对无人机执行器可能出现的故障,利用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技术,实现具有容错性能的编队控制。考虑无人机在飞行环境中遇到的不确定扰动和模型自身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引入神经网络控制器,提高控制算法的抗干扰能力。最后,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编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9.
肖择 《上海航天》2010,(5):45-45
据报道:瑞典航天集团宣布接近百分之百地完成了棱镜(Prisma)双星编队飞行任务,其中包括演示验证一个新的卫星推进剂系统。与常规使用的肼相比,该系统可更安全、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演示验证了瑞典Ecaps公司研发的一种使用高能绿色推进剂(HPGP)的新型卫星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850.
针对四旋翼编队控制问题,采用水平通道与高度通道解耦的四旋翼动力学模型,基于集群空间控制方法设计了编队控制器。首先介绍了集群空间控制方法的两个重要概念,即集群空间变量和集群运动学关系,进而以3架四旋翼为例,详细地给出了集群空间编队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在选取集群变量并建立编队与单机的运动学关系后,设计了不完全微分PD控制器以产生集群控制指令。不完全微分PD控制与常规PD控制相比,前者抗高频干扰能力更强。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编队控制算法能够完成多架四旋翼的队形放大和队形保持任务,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抗高频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