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242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变幅值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于以电压矢量幅值为变量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磁链和转矩方程,采用预测控制计算得出施加不同电压矢量幅值的下一时刻磁链和转矩值,选择使磁链和转矩误差目标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幅值作为最优值,从而确定下一时刻施加的电压矢量。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压矢量变幅值预测下,S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运行良好,定子磁链轨迹为理想圆,磁链和转矩均符合控制要求,转速跟踪良好,定子电流波形正弦。预测控制需要从备选电压矢量幅值集合中选择最优幅值。理论上,备选电压矢量幅值个数越多,系统优化效果越好,但也带来更大的计算负担。研究了9种等分电压矢量情况下变幅值预测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根据控制效果和计算负担,提出变幅值预测控制将电压矢量幅值三等分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2.
基于电压矢量幅值和相角为变量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定子磁链幅值和转矩表达式,给出了9个不同幅值和相角的备选电压矢量,采用预测控制计算得出施加不同电压矢量下一时刻的定子磁链幅值和转矩值,建立了基于磁链和转矩误差的目标函数,并选择使目标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为作为下一时刻施加的最优电压矢量。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变量预测控制下,SPMS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运行良好,定子磁链轨迹为理想圆,磁链和转矩均符合控制要求,转速跟踪良好,定子电流波形正弦。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与开关表和固定电压矢量选择策略相比,双变量预测控制能显著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与开关表相比,转矩脉动均方根误差降低了62.92%,磁链脉动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5.05%,评价函数均值降低了60.30%;与固定电压矢量选择策略相比,转矩脉动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2.40%,磁链脉动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85%,评价函数均值降低了15.93%。  相似文献   
43.
系统地推导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旋转感应电压的通用计算公式,并以这些公式为基础,详细研究了气隙磁密平顶宽度、分布绕组、短距、分数槽、斜槽等因素对旋转感应电压的影响,给出了在保证旋转感应电压是平顶宽度为理想值的梯形波时,转子磁钢和定子绕组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高性能低转矩波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过滤式阴极电弧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过滤式阴极电弧沉积系统的稳弧工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稳弧参数。并且研究了弯管内置挡板对宏观粒子过滤效果的影响。采用喇曼光谱研究了偏压对生成的类金刚石薄膜性能的影响,证明-100V偏压下获得的类金刚石薄膜有最佳的SP3含量。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在(111)硅基片上获得致密的膜,但在高速钢基体上沉膜堆积现象比较严重,不易获得优质类金刚石膜。同时也给出了类金刚石的原子力显微照片(AFM),表明稳弧参数对类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MEO卫星内部充电环境及典型材料充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利用通用模型DICTAT,计算了恶劣期地球中高轨道(MEO)高能电子通量随卫星运行位置的变化情况以及日均积分能谱,之后选择4种参数具有代表性的电介质材料,分析了其在MEO环境下的充电特征,并将上述结果与地球同步轨道(GEO)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常而言MEO卫星的内部充电风险更高,平均充电电位是GEO的3倍左右,而且充电电位在整个轨道周期内起伏变化明显,电位达到最高值的时间相对于高能电子通量最大值有0.3~0.9 h的延迟,具体的变化特征由电介质材料时间常数决定。  相似文献   
46.
控制力矩陀螺作为执行机构,是保障航天器在轨寿命和工作性能的核心部件之一。为了抑制控制力矩陀螺外框电机的共模电压,提高控制力矩陀螺的在轨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相四桥臂的拓扑结构与优化的SVPWM调制算法结合的共模电压抑制方法,调制过程中避免零矢量的使用,使驱动器可以保持在平衡状态,经过仿真试验的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系统的共模电压。  相似文献   
47.
飞机发电机电压调节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讨论了研制的某60kVA交流电源的调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结构。在实验基础上,利用MATLAB强大的模型辨识和数值计算功能,建立了调压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给出验证实验波形。两种结果都表明励磁电流反馈在改善系统稳态性能的同时也影响系统动态性能,和理论分析一致,证明建模方法和结果是正确有效的,可以为调压系统的参数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对研究数字调压器的控制算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分别建立了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的单电极尖端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非热等离子体NO还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极极问电压V和尖端距离lg以及Al2O3,CaO,MgO,玻璃等不同介质阻挡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NO还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O还原率随尖端距离lg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Vm和气体停留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lg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Eg和气流停留时间t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lg变化的消长规律。不同阻挡介质所形成的气体放电的电场强度不同,提供给活性粒子的能量也不同,从而对NO还原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单电极尖端放电NO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NO还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9.
加权电压控制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方法-加权电压控制,该方法可有效地改善多路输出变换器输出的稳态稳压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对应用加权电压控制的两路输出正激变换器进行直流稳态分析,得出直流稳态等效电路模型和输出电路压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加权因子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给出了设计加权因子的原则和设计方法,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多路输出稳压指标。  相似文献   
50.
新型双凸极发电机数字控制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无刷电机,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等优点,用作发电机具有调压控制简单、可故障灭磁等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系统的控制原理,并分析了发电系统的控制规律。为优化控制P I参数,提高系统的动稳态性能,通过M atlab仿真获得根据输出电压与给定电压的偏差的变P I参数组合,并经试验优化该P I参数组合。然后,通过硬件构成与软件设计两方面介绍了基于DSP控制的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一台30 kW发电机为例,设计了一套数字调压器,并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励磁双凸极发电系统采用变P I参数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