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航空   863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主要对ADS-33E中飞行品质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从任务科目、响应类型和可用感示环境3个维度进行飞行品质的等级评定研究,提出了直升机飞行品质综合评定的试飞技术研究思路,并对某型号直升机的试飞结果和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2.
当直升机可用功率不足以维持地效外悬停时,直升机可以利用地面效应增速至一定前飞速度完成起飞。研究了地面效应和前飞速度对直升机剩余功率的影响,阐述了利用剩余功率进行有地效起飞的原理。介绍了3种有地效起飞方式,并使用水平加速—定速爬升法进行了起飞性能飞行试验,得到了水平越障距离随爬升速度的变化曲线,对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对直升机运输效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直升机各项运输效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机进行了直升机运输效能试飞,最后给出了直升机各项运输效能指标的飞行试验结果。对于后续的直升机运输效能试飞和直升机运输效能评估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空中威胁尤其是各种平台发射的反舰导弹日益成为编队主要的威胁因素。防空作战中,利用舰载预警直升机前出探测以提供早期预警信息是提升驱护舰编队防空作战能力的主要措施。目标威胁评估是预警直升机预警探测的重要环节。根据当前空中作战平台性能发展变化,选取多个威胁指标,采用改进的TOPSIS建立评估模型,并用实例仿真验证其可行性,为编队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叙述了某型直升机主减滑油冷却风扇性能测试试验情况,并对进口风扇和国产风扇的性能作了分析比较,为该型直升机国产化风扇性能作出了结论,同时为直升机用风扇性能试验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96.
陀螺力矩是在高速旋转的发动机转子和无人机的转动运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它的作用下,无人机在不同方向上的转动运动交连起来,共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转动惯量是决定无人机的转动运动的另一个因素。本文着重研究了陀螺力矩在无人机几个特殊的飞行段落内对无人机转动运动的影响和燃料量以及无人机姿态角变化造成的燃料分布变化对无人机转动惯量以及转动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取摄动法对某直升机动力/传动/旋翼(尾桨)机械扭振系统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了扭振调频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8.
抑制直升机“地面共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仲权 《航空学报》1989,10(3):113-118
 本文研究抑制直升机“地面共振”的设计问题,根据控制理论中极点区配置与优化设计思想,提出了满足预定要求的系统刚度与阻尼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根据直升机“地面共振”的基理,提出了有效的设计方案。本文还以常见的三种计算模型作为算例,结果都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9.
The coaxial compound helicopter has two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heading control: collective differential and rudder deflection. A flight dynamics model i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eading control strategies. This includes the trim characteristics, steady flight performance,controllability, and manoeuvrability. The trim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heading control strategies are less influential on trim results, and the steady flight performance is also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heading control strategy adopted. The controllability analysis shows although heading bandwidth and phase delay results at various speeds with different heading control strategies are all satisfied, the control derivative of the collective differential decreases as speed increases, and its heading aggressive agility is degraded into Level 3 in high-speed flight. In addition, using collective differential would lead to severe heading-rolling coupling as forward speed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the control derivative and aggressive agility of the rudder deflection is improved with forward speed, and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heading-rolling coupling. Finally, the transient turn MissionTask-Element(MTE)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heading manoeuvr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heading control strategi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llective differential would add the amplitude of control input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this MTE.  相似文献   
100.
周金龙  董凌华  杨卫东 《航空学报》2020,41(4):223384-223384
直升机后缘襟翼多采用压电驱动器作为驱动元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压电驱动器迟滞会对其振动控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压电驱动器迟滞开展了迟滞建模与抑制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压电驱动器在不同驱动频率下的迟滞特性,采用Bouc-Wen模型对驱动器迟滞现象进行了建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PSO)辨识模型参数,与实际测量迟滞曲线进行了对比,在10~60 Hz范围内所建立的迟滞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描述压电驱动器迟滞现象。建立了基于Bouc-Wen逆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够在10~60 Hz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有效抑制该压电驱动器迟滞现象。建立了考虑驱动器迟滞的主动控制后缘襟翼振动控制动力学模型,并对中等速度稳态前飞条件下后缘襟翼振动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驱动器迟滞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振动控制性能,而采用复合控制可以提高后缘襟翼旋翼振动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