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259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7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深入研究立式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将罐体划分为若干类型,运用有限元模拟计算的方法对罐体在液态介质装载过程中的受力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容量计量技术原理,计算了罐体因受力变形而形成的容量数值变化,并识别了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分析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出在进行容量计量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罐体...  相似文献   
102.
砂尘造成韧性材料的冲蚀损伤现象和损伤演化规律是冲蚀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相应冲蚀试验和数值仿真的分析 方法是揭示冲蚀机理的重要手段。回顾了砂尘冲蚀损伤研究的缘起和发展经历,在介绍砂尘冲蚀损伤机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 数值仿真研究的3种主流方法:有限元方法、无网格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从数值仿真角度针对砂尘对韧性材料造成的破 坏模式、砂尘冲击姿态、砂尘冲击速度和形状、砂尘破碎对材料去除机制的影响等4个方面综述了影响冲蚀损伤机理的主要因素 和当前研究进展。砂尘对韧性材料造成的破坏模式通常分为材料凹陷、滑动、犁削、切削等4种不同机制;砂尘的冲击姿态决定了 材料的损伤模式;砂尘的冲击速度和砂尘的形状决定了材料的损伤严重程度;砂尘破碎现象对材料的去除机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纳米级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纳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相尺寸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的纳米级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与体积分数为12%、尺寸为7μm的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相当,并且前者的塑性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4.
利用高温合金 FGH95粉末在 DD3单晶的不同晶面上进行激光多层涂覆实验 ,深入研究了涂覆层中凝固显微组织的生长规律。研究表明基材的晶体取向和局部凝固条件对涂层中的凝固显微组织有很大的影响。当单晶基材择优晶向与热流方向夹角小于 30°时 ,可以得到从基材上外延生长的单晶 ,涂层内二次臂退化 ,枝晶一次间距为 10~ 2 0 μm;当实验所在的单晶基材的择优晶向与热流的方向夹角大于 30°时 ,涂层中晶体取向偏离基材的取向 ,并出现多晶。即便当实验在同一个择优晶面上进行时 ,局部凝固条件不同 ,涂层内的凝固显微组织也有很大的差别。二次臂退化 ,一次臂间距大约为 10~ 2 0 μm。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涂层中主要组成相为枝晶干上分布的基体相 γ和沉淀硬化相 γ′以及枝晶间的 γ+γ′花状共晶和少量碳化物 ,γ′相主要为具有良好强化效果的细小立方体 ,尺度约为 0 .1μm  相似文献   
105.
基体与增强体间的界面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强体表面处理和表面涂层可以使界面的性质得以改善。增强体涂层可分为金属涂层、陶瓷涂层 ;单层和多层涂层。涂层的常用制备方法有 :化学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溶胶 凝胶法等。本文针对铝基复合材料三种重要的增强体 :碳、碳化硅和氧化铝表面涂层以及它们对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Thefewweldingtechniques,includinggastungstenarcwelding,gasmetalarcweldingandelectronbeamwelding,whichhavebeenexploredforjoiningofMMCs,werefoundtobeunsatisfactorymainlyduetotheformationofexcessivebrittleAl-carbidephase["2'J.Never-theless,limitedsuccesshasbeenachievedinusingCO,laserstoweldcertaintypesofAl-Si/SiCMMCs[s'J.Themeritsoflaserweldingareapparent:theintrinsicfocusingabilityandtheca-pabilityofhavingprecisecontroloverthelaserpro…  相似文献   
107.
研制了三种急冷Al基活性钎料。研究结果表明:急冷Al基活性钎料的组织明显细化,熔点明显下降,基体硬度升高。在较低的钎焊温度(750℃)下,下加Ni粉的接头的剪切强度较高(208.8MPa)。钎焊温度对接头强度影响较大。当超过一定钎焊温度后,接头强度明显下降;加Ni粉复合钎焊可明显提高接头的剪切强度,在钎焊温度为800℃时接头的最高剪切强度为225MPa,加Ni粉的复合接头在界面两侧形成均匀分布富Ni带。这是接头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增材制造是融合材料科学、机械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在近30年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是基于定向能量沉积(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DED)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阐述了LM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重点介绍LMD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列举了一些基于LMD的工艺技术开发及装备研发制造,指出了LMD技术在成形效率和成形精度、工艺稳定性及性能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最后,总结了LMD技术未来的5个发展趋势:材料体系集约化、工艺参数系统化、成形过程高效化、设备集成智能化和应用领域广泛化。  相似文献   
109.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和强度预报一直是材料学的研究热点 ,因为这涉及到材料的组织设计问题。以往的研究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有很多种说法 ,而且提出了大量的模型 ,但迄今为止缺乏一个统一而完善的理论。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有关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和一些相关的模型 ,并指出了这些强化机制的不足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0.
耐高低温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热空气老化试验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对提高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PVMQ)、三氟丙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FVMQ)耐热性的作用;通过压缩耐寒系数试验和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研究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PVMQ)和三氟丙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FVMQ)的低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Fe2O3,Fe2O3/SnO2,SnO2,CeO2等金属氧化物可以显著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说明SnO2在热空气老化过程中从Sn 4被还原到Sn0,发生了多个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阻止了硅橡胶的热氧化自由基链增长,提高了硅橡胶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DMTA分析结果表明苯基硅橡胶和共聚氟硅橡胶具有非常优异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