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在弹道靶及爆炸波装置上完成的实验,用数值方法来研究在比热为常数和层流情况下爆炸波与超声速飞行物体的相互作用.为了准确模拟爆炸波,首先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轴对称N-S方程计算了爆炸波流场,分析比较了数值干涉图和实验干涉图以及数值计算和实验得到的三个截面的密度分布曲线.其次以获得的轴对称流场为爆炸波初场,采用重叠网格技术,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层流N-S方程数值计算了在比热为常值和层流情况下爆炸波与超声速飞行物体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数值干涉图并与实验得到的干涉图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爆炸波对飞行物体表面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由于高速列车车厢高度密闭的特性,高速列车的通风设计必须满足旅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传统的依赖自由射流的经验公式确定车厢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方法因无法考虑送排风气流和室内障碍物的影响,通风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实验.本研究将送排风气流与车厢型状及座椅作为一体来考虑、通过数值模车厢内温度场和速度场来保证满足舒适空调要求的同时,还可方便地确定出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差.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高速列车的通风设计,还能适用于一般载人列车及飞机客舱的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43.
为获得通气超空泡生成和维持的通气流量设计依据,在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洞进行了带圆盘空化器航行体多种工况下通气流量对超空泡生成和维持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给定通气超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与维持相应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相差很大,但二者随自然空化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在保证生成稳定超空泡前提下,空泡生成相对速度和相对时间随通气流量的增大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且空泡生成速度与航行体速度相差较大。实验显示空泡生成速度是航行体速度的0.015~0.28倍。该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研究自由航行超空泡航行体的通气流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飞机结构作战生存力是影响飞机综合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飞机结构的生存力设计对提高飞机的作战能力、降低寿命周期的费用、保证飞机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从飞机生存力的内涵和结构生存力设计要求出发,梳理飞机结构生存力设计要素;分析战损情况下结构生存力设计准则,重点开展爆炸引起的超压和波阵风载荷下飞机结构生存力研究,并给...  相似文献   
45.
在简单介绍磁性测量冲击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多元回归分析应用于磁性测量中的新方法。着重讲述了如何实现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下的磁性测量新方法,借助于MATLAB语言编辑可实现多元回归算法及磁测新方法的多个可嵌套调用的GUI界面。实践证明,使用MATLAB可实现磁性测量新方法,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测量周期,所编辑的GUI界面充分利用了MATLAB函数库,可快速精确的处理磁测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保存并显示计算结果,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6.
At high altitudes, an Aviation Oxygen Supply System(AOSS) protects pilots from low pressure and hypoxia by continuously providing oxygen corresponding to the pilots' dynamic respiratory properties.An AOSS mainly consists of oxygen supercharging machines which are used in a high-altitude flight cabin to supply pressurized oxygen to pilots.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irflow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AOSS for safe,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oxygen supply.In this paper, an AOSS is firstly simplified and considered as a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ystem.Then, its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Next, to ver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 prototype AOSS with a lung simulator is proposed for an experimental study.Afterwards, to build a fou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OSS, the airflow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aircraft a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key parameters on the respiration system are researched.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effective.Subsequently, for stability during the respiration process, we consider setting the equivalent throttling areas of the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pipelines smaller within certain limits; additionally, an excessively high oxygen supply pressure will disturb smooth airflow, and in a low-pressure environment, the pressure can be 84 cm H_2O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This research can be referred to in the design of an oxygen supply system and the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airflow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47.
给出了在二维和三维条件下激波(爆炸波)与物体相互作用的一些典型计算结果,概括总结了激波管中实验的有效性,提出了改进数值方法(包括差分格式,网格系统),发展三维光学定量可视化技术和进一步研究非定常湍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本文扼要阐述了开展露天矿通风研究、尤其是进行实验室风洞物理模拟研究的必要性。对露天矿通风模拟风洞的研制作了简介,指出了本风洞所具有的特点。文中介绍了最近完成的二项风洞模拟实验:对大冶露天矿深部开采风流结构及其污染物扩散净化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该矿具有比较独特的三维风流结构;对大爆破后靠自然风力稀释烟尘蘑菇云团所需的停工通风时间,分别完成了以风速 U_0和炸药量 A 为单因素变量的两组试验,揭示了通风时间与地表风速 U_0、炸药量 A_0的本质联系,推导出了通风时间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用吹吸气流隔断局部空间时的气流运动进行基础研究。本研究的气流流动假定为二维、湍流、等温和稳定流动。动量方程式中的从属变量选用流函数和涡度(ψ—ω),湍流动能方程选用一方程式模型(K—L模型),以此作为吹吸气流流动的数学模型。数值解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用上述方法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能较好的反映实际流动情况。本研究对吹吸气流隔断局部空间的研究、设计、现场调试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崔济亚 《推进技术》1995,16(6):11-15
由于按强弱两波角接近的方法收敛精度不高,进一步导出直接求解变比热斜冲波接体最大尖劈角与最小马赫数的公式及解法,并用双精度计算机程序作出例题,得出由最大失劈角可反求出原给定马赫数为最小马赫数的满意结果。同时也给出相应定比热k=1.4结果的百分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