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航空   340篇
航天技术   227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一种卫星磁场探测载荷现场校准技术,设计了拆分式磁场线圈、无磁支架等,研制了校准装置。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对卫星磁载荷在整星测试、发射前等多个阶段的测试校准,解决了卫星载荷在星体装配完成后无法测试的难题,提高了磁载荷测试数据可靠度,保证了科学实验的有效性。该校准技术已服务于我国首颗地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卫星),对其磁场探测载荷在整星测试、出厂测试、发射场技术确认等多个阶段进行了校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2.
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已成为未来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和货运、太阳能电站以及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等空间任务中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推进技术之一。在梳理不同无电极等离子体电磁加速机制基础上,开展大功率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性能对比,给出新概念无电极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向未来超大功率拓展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同步分析了该技术亟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旨在为中国新概念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针对核磁共振陀螺中采用相位检测方案时可能引起额外频率误差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控制电子顺磁共振失谐量及静磁场扰动来抑制额外频率误差的方案。基于Bloch方程,推导了惰性气体原子系综输出频率的表达式,并将相位检测的过程包含在内。建立了考虑相位检测误差的核磁共振陀螺频率误差方程,给出了相位检测引入的额外频率误差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定合适的共振失谐量,其额外频率误差至少可以抑制1个数量级,而通过精确地抑制静磁场的一阶及二阶扰动,可以进一步抑制1~3个数量级,将额外频率误差降低到nHz量级。  相似文献   
64.
陈瑶  陈洪伟 《航空动力学报》2019,46(3):71-75, 108
在模块化永磁直线游标电机的初始设计及优化设计中,使用有限元方法(FEM)计算漏磁系数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建模和计算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该种电机的等效磁网络模型,在建模期间,考虑气隙中的边缘效应,并计算永磁体组与定子齿在不同相对位置时的等效磁导,得到该种电机在一个周期内不同相对位置时的漏磁磁导和漏磁系数的数学解析表达式。采用FEM验证了该数学解析表达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模块化永磁直线游标电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The analysis of turbulent processes in sunspots and pores which are self-organizing long-lived magnetic structures is a complicated and not yet solved problem. The present work focuses on studying such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formations on the basis of flicker-noise spectroscopy using a new method of multi-parametric analysis. The non-stationarity and cross-correlation effects taking place in solar activity dynamics are considered. The calculated maximum values of non-stationarity factor may become precursors of significant restructuring in solar magnetic activity. The introduced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 enable us to judge synchronization effects between the signals of various solar activity indicators registered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66.
针对直线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低成本和较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马鞍形磁场来获得位置信息的方法及实现过程。分析了永磁体表面的磁场分布特征,指出了利用马鞍形磁场分布曲线来解算位置信息的优点,提出了根据马鞍形磁场推算位置信息的算法流程:先测得错开相位的2条马鞍形曲线数据,划分为4个象限后建立数据库;位置检测时,运用区间搜索算法寻得实际角度所在区间;再根据精度要求,采用合适的插值算法计算得到待解算的角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马鞍形磁场的位置解算,能较好地得到直线电机转子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67.
From magnetic fields and coronal heating observed in flares, active regions, quiet regions, and coronal holes, we propose that exploding sheared core magnetic fields are the drivers of most of the dynamics and heating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ranging from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flares, to the vigorous microflaring and coronal heating in active regions, to a multitude of fine-scale explosive events in the magnetic network, driving microflares, spicules, global coronal heating, and, consequently, the solar win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8.
简述了磁悬浮支承系统的原理和简化的线性化模型,以及基于该简化模型和线性控制理论的控制系统原理、主要组成,并阐述了这种基于简化模型和线性控制理论的磁悬浮支承系统性能极限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递归神经网络对磁悬浮支承系统进行建模与控制,并针对实际应用中神经网络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讨论.避免了磁悬浮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对系统性能影响,并具有较强鲁棒性,大大提高了磁悬浮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9.
等离子体彗尾流线断裂现象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等离子体Ⅰ型彗尾流线的断裂,已多次被人们见到.本文用MHD的理论,讨论和分析了这种现象,认为这是一种空间等离子体扰动所产生的结果.本文作了定性的分析,及定量的计算,比较满意地解释了这种彗尾中的观测现象.   相似文献   
70.
强磁场扰动对宇宙线调制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1978─1982太阳活动高年时发生的激波、强磁场扰动及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这三类事件引起的宇宙线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时引起的宇宙线强度下降最为显着;只有激波或强磁场扰动时,宇宙线的强度变化相对较小;(2)标志速度间断的激波是产生宇宙线Forbush下降的重要因素;(3)速度间断在强磁场扰动对宇宙线的调制中可能起一个触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