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航空   1605篇
航天技术   247篇
综合类   307篇
航天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中值滤波和试件参考点的风洞压敏涂料(PSP)试验图像数据处理方法。与通常用校准箱获取校准曲线进而得到PSP试验试件表面压力或压力系数(Cp)的方法不同,该方法通过空心中值滤波技术恢复PSP光强比图像中测压孔处的光强比数据,结合若干参考点处常规测压技术实测所得Cp值,获得Cp值和PSP图像光强比数据的关系曲线,进而得到整个试件表面的Cp值数据,该方法获得的数据结合了风洞试验诸多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MATLAB对PSP技术试验图像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PSP方法获得的Cp值与常规测压方法获得的Cp值进行了比较,得到的结果显示,笔者采用的方法获得的Cp值与常规测压方法获得的Cp值吻合较好。该方法为PSP图像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汽车防抱制动液压调节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车轮紧急制动状态的动力学模型,对常规紧急制动和防抱紧急制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液压调节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由步进电机驱动,具有减压,保压和增压功能的可变容积液压调节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该液压调节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响应快,成本低,调压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3.
在B690型牛头刨床液压系统图形符号工作原理图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该系统的调速回路、换向回路、释压回路、进给回路和开停回路的工作原理,并指出了该系统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多路传感器系统的软件补偿和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国内测试校准压力传感器的要求,对自补偿和自校准技术加以研究,同时提出了适合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5.
民用航空涡轮发动机短舱高速风洞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取三种不同型面的民用航空涡轮发动机短舱气动特性,开展了高速风洞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获取了短舱的压力分布及内流特性,并对比分析了风洞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系数减小及攻角增加,短舱上唇口外流出现分离;随着流量系数增大,短舱内流下侧出现分离;采用的CFD方法在无分离情况下静压分布与试验结果吻合,但随着流量系数的减小,CFD结果先于试验出现了气流分离。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索液压直角管路内部的瞬态流动特征,熟悉压力波动特性的形成机理,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某型活门出口处1段直角管路进行数值模拟,捕捉局部涡旋结构的动态特性,并与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多普勒测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能精确模拟直角管路内部的瞬态速度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直角拐弯处存在明显的涡旋脱落现象,同时伴随着涡旋诱导的局部低压区域尺度与位置变化,从而导致压力波动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7.
基于DMD方法的超声速进气道喘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方法对典型超声速进气道的喘振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引入动力模态分解(DMD)方法对小喘和大喘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小喘及大喘的流场振荡特征,其中DMD得到的1阶模态反映了时均流场特征、2阶模态反映了主频振荡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喘与大喘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内小喘流动包含大喘的流场振荡特性,小喘状态是进气道由不喘到大喘状态的中间状态,由小喘向大喘演化过程中,进气道内一些流动特征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收敛,大喘的流场结构整体上比小喘状态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998.
CE-4中继卫星使命轨道维持与动量轮卸载联合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传令  刘勇  陈明  刘磊  梁伟光 《宇航学报》2020,41(4):389-397
针对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动量轮频繁喷气卸载对其使命轨道Halo轨道的扰动问题,定性分析了卫星角动量累积规律和动量轮卸载对使命轨道构型的影响,给出了动量轮卸载前后角动量变化量与喷气卸载等效速度增量的关系,在角动量卸载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命轨道维持与动量轮卸载联合控制方法,通过偏置维持控制目标抵消控后动量轮卸载影响,达到延长轨道维持控制周期和节省推进剂的目的,给出了控制目标偏置量的求解方法。工程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A comprehensive goal of the Canadian Space Agency studies (CCISS, Vascular and BP Reg) has be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urrent exercise countermeasures to maintai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health on return to Earth after up to 6-months in space. Results from the CCISS experiment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in-flight heart rate during daily activities or sleep, and small, but variable between astronauts, post-flight elevation. The between astronaut differences were exaggerated during measurement of spontaneous baroreflex slope, which was reduced post-flight (P<0.05) during paced breathing with 3 astronauts havin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reduced baroreflex and reduced RR-interval (consistent with reduced fitness). Cerebrovascular autoregulation and CO2 response were mildly impaired after flight. Some loss of in-flight fitness of astronauts in Vascular was reflected by the increase in HR at a work rate of 161±46 W of 12.3±10.5 bpm, 10.4±5.9 bpm and 13.4±5.7 bpm for early-flight, late-flight and R+1, respectively. On return to gravity, changes in resting heart rate for supine (5.9±3.5 bpm), sit (8.1±3.3 bpm) and stand (10.3±10.0 bpm) were small but variable between individuals (from −5 bpm to +20 bpm in post-flight standing) and not related to the change in exercise heart rate. In Vascular astronauts, pulse wave transit time measured to the finger tended to be reduced post-flight and carotid artery distensi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3, and n=6). The heart rate and baroreflex data suggest that some astronauts return with cardiovascular deconditioning in spite of the exercise regimes. However, greater arterial stiffness is common among all astronauts studied to date. The new CSA project, BP Reg, will monitor inflight blood pressure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astronauts in greater need for countermeasur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whether Vascular changes in astronauts might make them an appropriate model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arterial aging on Earth.  相似文献   
1000.
陈文曲  李路路  陈健 《火箭推进》2011,37(6):30-33,37
为满足某推进分系统压力调节流量范围大、控制要求精度高、可靠性高且需满足长时间在轨使用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高精度金属膜片式气体减压阀。对该逆向卸荷金属膜片式气体减压阀的方案设计、结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飞行试验验证结果,经飞行试验验证,减压阀飞行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