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285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贮箱液固耦合振动分析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德超  邢京堂  王一民 《航空学报》1990,11(11):578-583
 <正> 线性液固耦合系统有限元分析的理论研究比较充分。但有关理论结果的数值研究仍需深入,以便能生成工程中实用的有限元液固耦合分析系统。位移法(或拟弹性法)因其零能模式的分离问题,带来了实用上的困难。压力-位移模式需要对有限元矩阵对称化。lrons曾提出一种对称化方法,但在数值实施中往往无法应用。文献[2]、文献[6]曾给出了另外三种对称化途径,但还没有进行数值上的探讨。本文目的在于探讨数值上可行的对称化方法,生成有关程序块.以便发展成为压力-位移模式的工程应用软件。作为算例,研究了贮箱的耦合振动问题,重点考虑了自由面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某歼击机前起落架着陆瞬间有关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歼击飞机前起落架为例, 用落震试验的方法, 通过分析起落架有关参数随机轮转速变化的情况,来研究飞机着陆瞬间起落架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飞机着陆过程中, 当起转水平载荷达到最大值时, 起落架逆航向的弹性变形还未结束; 当起落架逆航向的弹性变形达到最大值时, 机轮从滑动转为滚动。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阐明了研究航天飞机天气侵蚀效应的必要性,分析了天气侵蚀试验的模拟条件,论述了模型自由飞模拟试验在航天飞机和其它再入飞行器的天气侵蚀问题研究中的作用,最后对我国开展航天飞机天气侵蚀研究之技术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4.
对亚声速自由射流进行数值模拟时,无法预先给定远场边界和无反射入流边界上的速度值。以往采用的黎曼不变量在自由边界上给定无反射条件的处理方法,只给出了这些边界法线方向上的一维特征关系。时间依赖边界条件是一种高精度的边界处理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处理计算中遇到的各种边界,广泛地应用于DNS中。我们将这种边界条件用于定常流动的计算中,计算了出口马赫数为0.4和0.7的轴对称自由射流,获得了与实验结果吻合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5.
倾转旋翼机机翼向下载荷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悬停和前飞时旋翼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建立了机翼向下载荷的计算模型.该模型中,旋翼在机翼处产生的诱导速度以及对机翼干扰的旋翼尾迹边界基于Weissinger-L升力面理论和自由尾迹方法计算,以考虑倾转旋翼桨叶的大负扭转和尖削带来的较大三维影响,机翼表面流则区分为弦向流及展向流,以分别计算向下载荷.以缩比的V-22模型旋翼为算例,计算了悬停时旋翼下方的下洗速度分布和机翼的向下载荷,与可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应用该计算模型,研究了襟翼偏角、旋翼倾转角、前飞速度、旋翼/机翼间距等参数对机翼向下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翼的襟翼偏斜角对有效减小机翼向下载荷有重要作用,随旋翼从悬停向前飞倾转,机翼向下载荷减小.  相似文献   
126.
在地面实验中,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测温(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and Thermometry, PIVT)技术测量了单滴热毛细迁移时液滴周围同时刻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选用密度相近的豆油和硅油作为实验系统的母液和液滴.实验结果表明单滴周围的温度场扰动不同于线性理论预测的随到液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是距离一次方成反比,这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浮力效应造成的,地面实验中重力作用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27.
参数不确定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增广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力  刘延柱 《航空学报》2000,21(2):150-154
讨论了载体位置与姿态均不受控制的漂浮基两杆空间机械臂系统的控制问题,为此对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及动量矩守恒关系得到的系统广义Jacobi关系、以及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将为系统惯性参数的非线性函数。证明了借助于增广变量法可以将增广广义Jacobi矩阵以及系统动力学方程表示为一组适当选择的惯性参数的线性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参数未知时,空间机械臂末端抓手跟踪惯性空间期望轨迹的增广自适应控制方案。通过仿真运算,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8.
复合材料层合梁自由振动的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区间数学研究了具有有界不确定结构参数的复合材料层合梁自由振动问题.将不确定结构参数用区间向量进行定量化,结合区间数学与Taylor级数,提出了求解具有不确定结构参数的复合材料层合梁自由振动问题的区间分析法.与传统的概率分析方法相比,它只需不确定参数所在范围的界限,而不需要其它任何概率统计信息来确定结构振动固有频率的变化区间.通过数值算例,将非概率区间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可看出由区间分析方法得到的固有频率区间包含由概率方法得到的固有频率区间,即概率方法得到的区间宽度比区间分析方法得到的区间宽度要"紧",表明了区间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9.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condary Breakup of Liquid Drop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Jing  Xu Xu 《中国航空学报》2010,23(2):153-161
This article studies numerically a familiar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spray combustion which is deformation and breakup of liquid drops in gas flow. The SIMPLER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two-dimensional (2D) unsteady axisymmetric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or both the drop and the ambient gas flow. The level set method is applied to capturing the liquid/gas interface. Through calculation are obtained four typical breakup modes-oscillation, bag breakup, sheet stripping breakup and shear breakup governed by four non-dimensional numbers which are gas Weber number (Weg), liquid Reynolds number (Rel), gas Reynolds number (Reg) and density ratio (γ) . Their effects upon each mod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the four numbers, Weg is of the highest importance with Rel, Reg and γfollowing up. By widening the range of the density ratio up to 1 000, the breakup mode is discovered to be so complicated that a new one called multimode breakup mode turns up. This mode contains the shearing breakup and piercing breakup, which successively happe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what is observed from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30.
泡状隔板对涡轮叶片内冷通道换热和流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强涡轮叶片内部通道的换热、减小流动阻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泡状隔板结构。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等热流边界条件下泡状隔板结构的半径以及形状对通道换热和流阻特性的影响,并与直隔板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对称型泡状隔板结构能够大大减小通道流动阻力,随着泡状结构半径的增大,减阻效果增强;不对称型泡状隔板结构只在半径最大时能减小流动阻力;泡状结构对于换热的影响并不明显。实验结论可以为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