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许安  周敏  杨阳  秦泽华  李伟洲 《航空学报》2015,36(11):3734-3741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C103型Nb基高温合金上制备了含和不含CrON扩散阻挡层的NbCrAl涂层,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分别经900℃和1000℃真空热处理后的元素扩散行为。结果表明:NbCrAl涂层以Cr2Nb和AlNb2相为主,含非晶态组织;真空热处理后生成了NbAl3和(Nb,Cr)沉淀相。热处理温度由900℃升至1000℃时,NbCrAl涂层中元素扩散速度加快。不含扩散阻挡层样品中Cr和Al元素扩散至基体的含量分别为2.76wt%和1.21wt%,而含扩散阻挡层样品中Cr和Al元素扩散到基体的含量分别仅为2.52wt%和0.84wt%。扩散阻挡层保持连续,且与涂层及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经高温处理后主要以密排六方结构的Cr2O3和Al2O3相为主,有效地抑制了元素互扩散。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探针式光纤探头的有效检测深度。采用扩散方程描述光在强散射生物组织中的传播规律,运用纽曼边界条件,使用灵敏度矩阵对有效检测深度进行了研究。灵敏度矩阵和光源与检测器的空间位置分布密切相关。光源与检测器对的灵敏度矩阵定义为:光源位置和检测器位置分别作为光源的光场分布的乘积。设计了6组针对不同参数的模型,参数主要包括光源、检测器光纤芯径、光源、检测器光纤中心距、光纤探头所处的深度、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探针式光纤探头在各组模型中的有效探测深度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六种参数对检测深度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以推广到分析光纤检测器的空间分辨率和多光纤检测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73.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experimentally valid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boundary layer suction on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ompressor cascade with a large camber angle. The flow field of the cascade is measured and the ink-trace flow visualization is also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undary layer suction reduces losses near the area of midspan in the cascade most effectively for all suction cases under test. Losses of the endwall could remarkably decrease only when the suction is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boundary layer has separated but still not departed far away from the blade surface.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higher suction flow rate and the suction position closer to the trailing edge result in greater reduction in losses and the maximum reduction in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accounts to 16.5% for all cases. The suction position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affecting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than the suction flow rate does.  相似文献   
74.
将DSMC方法运用在材料细观烧蚀机理分析中,对碳/碳材料在典型烧蚀过程中的简化模型进行了微米量级下的氧扩散特性分析,旨在研究氧分子在材料表面缝隙中的扩散特性及其与壁面的作用规律,计算分析结果验证了纤维烧蚀结构演变特性。结果表明:沿缝隙深度方向,O2与壁面的碰撞频率不断降低;在缝隙入口处烧蚀最快,缝隙深处最慢,碳纤维随着烧蚀过程的进行不断尖化直至达到强度极限产生折断剥离;随着烧蚀过程的不断进行,O2与壁面的碰撞频率增加,材料将烧蚀得更快;在同一烧蚀条件下,O2与壁面发生烧蚀反应的概率越大,将消耗O2越快,致使O2与壁面的碰撞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铝铜过渡接头的点焊新方法,用交流焊机点焊铝铜,解决了Al2O3氧化膜层的破碎问题。从而可利用热活化、压力、电磁搅拌力,使铝铜固溶,扩散和铝液面移动,完成铝铜点焊,获得比铝强度高的焊接接头,为铝代铜的运用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渗碳零件表面碳浓度精确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种常用渗碳材料在930℃下进行渗碳试验,建立了表面碳浓度控制模型,渗碳时间延长时,表面碳浓度按抛物线规律上升。钢种、碳势不同,表面碳浓度也不同,研究了表面碳浓度与炉气碳势达到的渗碳平衡时间。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常规和掺杂0.02wt%硫的IN718合金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硫降低IN718合金的蠕变抗力,使表观蠕变激活能由678.5kJ/mol减小到634.8kJ/mol。计算表明,硫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其对晶界扩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回流燃烧湍流流场激光可视化实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实验测量了钝体后丙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流场及其对应的冷态流场,分析了两种流场的异同点。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PIV)技术对4种不同工况的冷热态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燃烧火焰内部的速度场和相应工况下的冷态速度场。结果表明,冷热态流场的速度分布总体相似,但与冷态流场相比,燃烧状态下流场回流区的中心位置升高,长度增加,最大回流速度减小,速度场变得相对紊乱。实验表明,在对湍流扩散燃烧流场作深入研究时,仅利用冷态实验来模拟燃烧状况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79.
Ti2AlNb合金(O相)具有高的比强度、断裂韧性以及优良的抗蠕变性能,因而在航空制造中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但是,较差的耐磨性是其主要的缺陷并限制其实际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对Ti2AlNb合金进行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Mo.探讨主要工艺参数对Mo的扩散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表面合金化层的成分分布和微观结构.测定从表面到中心的显微硬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温度与时间均对扩散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出在优化的工艺温度980℃下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Co扩散阻挡层在CVD过程中冶金行为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计算Co扩散阻挡层临界厚度δ临的数学模型。指出:阻挡层厚度δ≥δ临是抑制Co对金刚石沉积不良影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