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34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为实现低马赫数条件下斜爆震波的快速起爆,以及提高斜爆震波对来流扰动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通过在诱导区内设置一个小鼓包来控制斜爆震波起爆的方案,并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多组分欧拉方程研究了楔面和鼓包诱导的斜爆震波。结果表明:通过在诱导区内设置鼓包可实现斜爆震波的提前起爆;且在较宽马赫数范围内,其起爆位置相对固定。鼓包诱导的斜爆震波主要有强耦合和弱耦合两种起爆形式,起爆形式与鼓包和斜激波的相对位置有关。此外,来流扰动会使楔面诱导的斜爆震波剧烈振荡,不利于斜爆震发动机的稳定工作;鼓包的存在对来流扰动所引发的斜爆震波振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2.
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激波聚焦起爆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针对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激波聚焦点火起爆及周期性脉冲爆震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表明:激波汇聚会在发动机内产生两个高温高压区域,且后者压力温度远高于前者,为点火关键.针对起爆失败的工况,提高温度、压力、马赫数3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成功起爆.通过全场周期性脉冲计算得知,保证成功点火起爆的前提下仍需要调整合适的参数才能维持稳定的周期性脉冲,发动机在入口温度600K,马赫数为2.0,压力为150kPa工况时能够产生稳定的周期性脉冲爆震,频率在300Hz附近.   相似文献   
393.
为研究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环形射流入口导流角对激波聚焦起爆爆震的影响,以H2/O2/N2混合气为介质,对不同导流角下激波聚焦起爆爆震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开展导流角对激波聚焦起爆爆震影响的冷态实验,共同揭示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流角越大,射流碰撞压力和温度越高,碰撞时间提前,更容易起爆爆震,但激波聚焦时间在导流角大于11°时基本不变;导流角越大,凹面腔内气流振荡频率越大,凹面腔底部的动压幅值越小。   相似文献   
394.
为了降低旋转爆震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温度,设计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燃烧室主动冷却结构。对燃烧室主动冷却结构的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主动冷却燃烧室壁面温度响应和温度分布规律。对燃烧室主动冷却结构进行了模型简化,将模拟旋转爆震波获得的不同壁面温度下的热流密度参数加载在冷却模型上,提高了壁面温度模拟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燃烧室内壁面热流密度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扩散区的平均热流密度最大;陶瓷基复合材料燃烧室主动冷却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燃烧室壁面温度,在相同冷却流量下,矩形冷却截面的冷却效果优于圆形冷却截面,可以将燃烧室壁面的温度降到1 200 K以下;燃烧室壁面最高温度在燃烧室中段区域。  相似文献   
395.
结合内径为60mm的等壁厚爆震室,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真实爆震载荷,确定其疲劳载荷谱类型为周期性常幅谱。通过有限元模型和静态载荷作用下的解析模型分析得出爆震室壁厚和动力放大系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壁厚通过动力放大系数对自身进行调整,该过程中内壁的等效应力最大值逼近目标应力,以此为基础提出爆震室等寿命设计方法。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加工变壁厚爆震室试验段,通过试验测量变壁厚爆震室外壁3个测点的应变,并估算3个测点内壁处的疲劳寿命,发现3个疲劳寿命最大误差为8.82%,考虑到试验与数值计算的工况误差可认为3个测点处寿命相同,验证了爆震室等寿命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96.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11):33-44
Detonation-based engines offer a potential surge in efficiency for compact thermal power systems. However, these cycles require ad-hoc components adapted to the high outlet velocity from the detonation combusto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methodology of turbine stages suitable for supersonic inlet conditions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optimized turbine geometries. A reduced-order solver examines the supersonic blade rows’ functional design space, quantifies the turbine’s non-isentropic performance, and budgets the turbine loss for different optimized leading-edge designs and chord to pitch ratios. The shock-wave interaction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predominant contributor to turbine losses, and optimal pitch-chord ratios were determined for various inlet Mach numbers. Finally, with this tool, the specific-power output for a wide range of design configurations was computed; and the metal angle that ensures flow starting and maximizes power extraction was calculated. The detailed numerical study describes the flow interactions in a supersonic turbine and offers new correlations to guide the design of future supersonic turbines.  相似文献   
397.
脉冲爆震发动机内部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测量爆震波温度和某组分浓度十分困难。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在爆震温度场测量方面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应用激光诊断技术测量爆震波的温度和某些组分浓度。总结了国内外应用光学诊断技术测得的爆震波火焰温度,结果发现:对气体燃料/氧气而言,在化学恰当比下一般其爆震波温度大约为3900K,与CJ理论值非常接近;然而对液态燃料JP-10而言,当氧化剂为氧气时,爆震波温度为2500K;当氧化剂为空气时,爆震波温度仅仅约为1500K。  相似文献   
398.
Oblique detonation wave triggered by a double wedge in hypersonic flo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ssure-gain combustion has gained attention for airbreathing ramjet engine applications owing to its better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and fuel consumption rate. In contrast with traditional detonation induced by a single wedge, the present study considers oblique shock interactions attached to double wedges in a hypersonic combustible flow.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increases sharply across the interaction zone that initiates an exothermic reaction, finally resulting in an Oblique Detonation Wa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