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538篇
航空   2240篇
航天技术   190篇
综合类   265篇
航天   3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先进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元铭  黄英兰  万青 《飞机设计》2007,27(6):33-37,55
介绍了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并回顾了传统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和格栅结构的早期制造方法。另外,介绍2种新型的格栅结构加工方法,即混合加工法、膨胀模块加工法以及改进的格栅结构:互锁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加套管的槽形连接格栅结构和TR IG结构;并分别说明了每种结构的优点。其中重点介绍了混合加工法并从理论上推导其可行性。最后总结了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应用于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相关软件,提出了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设计制造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流程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3.
为实施裕度定制,本文开发了能够体现裕度定制思想的轴流压气机二维特性预估方法。精细考虑了前后缘形状、最大弯度位置等,尤其是通过考虑叶片力而全面包含掠影响是本方法的重要特色。为初步验证本方法,对NASA37和NASA67转子进行了性能预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基本可靠,可以用于裕度定制目的。  相似文献   
54.
外端壁收缩与单向倾斜组合涡轮导叶的三维气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展弦比涡轮导叶的外端壁收缩与单向正倾斜组合设计是既可减小两端二次流损失又可以满足冲击冷却叶片叶身需平直要求的技术措施。本文简要阐述了组合设计可减小二次流损失的力学机制、流场特征及三维流场设计分析的评价准则。通过三维流场计算 ,详细分析了诸如单向倾斜角度、子午面外端壁轮廓收缩起点、内外曲率半径等主要特征参数对流场品质的影响。给出了组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及评价流场的定性准则。该组合设计方法对低展弦比高温涡轮导向叶片的成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气动弹性剪裁中的设计变量和约束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张芝龙 《航空学报》1991,12(12):647-650
1.前言 设计变量的取法和约束导数的计算,不但影响气动弹性剪裁的结果,而且决定着它的工作量。本文对于两种不同的设计变量取法进行了讨论。在约束导数计算方面,通过一个盒段模型和一个三角翼模型的计算,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6.
以NASA67风扇叶片为例,通过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前缘曲线不同掠弯程度对风扇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3D-C/SiC复合材料拉-拉疲劳模量和电阻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温最大应力为250MPa,应力比R=0.1和频率为60Hz条件下,对3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用共振法和电阻增量仪分别测试了杨氏模量及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杨氏模量呈显著下降,缓慢下降和突然下降的变化规律。杨氏模量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疲劳循环的前600次。缓慢降低阶段约占疲劳寿命的94%以上,此阶段杨氏模量变化率与循环次数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电阻变化率除首次循环降低外,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在增加。增加规律大致可分为缓慢增加,台阶式增加和急剧增加三个阶段。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基本反映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和破坏形式,可作为表征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   
58.
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剖面翘曲修正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传跃  诸德超 《航空学报》1992,13(9):484-490
 首先假设复合材料叠层结构的面内位移沿厚度方向为直线分布,然后根据剪切变形进行连续修正,获得逐步升高的各阶翘曲位移分布函数。文中以叠层梁为例,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其静力方程和力的边界条件。在长度方向则采用升阶谱位移函数,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叠层梁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的数值结果与精确解相比,表明本文方法有很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59.
1.计算方法及其实验验证 本文用分析法见文献[1],这里以WS9高压二级涡轮转子叶片(简称WS9叶片)为例来说明方法的特点。该转子轮盘上均匀安装110片叶片,组成具有循环对称接触结构的叶片环,有接触表面的循环对称结构。据此,可将图1所示的一片叶片取作基本段分析,但同时必须在该叶片一般有限元刚度方程中引入缘板及叶冠的循环对称接触表面(叶冠的A1侧面与A2侧面,以及缘板的B1侧面与B2侧面)处的循环对称接触  相似文献   
60.
许钟  邹振民  樊尉勋 《航空学报》1988,10(10):506-509
 1、各向异性弹性柱体扭转的理论 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扭转问题简化为各向异性的弹性柱体的扭转问题,忽略桨叶的根部影响,是一个弹性柱体的自由扭转问题。 假设各向异性的弹性柱体,其正截面的形状不受限制(图1)可以是单连通的亦可以是复连通的(图2)。柱体内部不受外力(包括重力)作用。柱体周围侧面也是悬空的,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