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255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根据算例飞机数据,分析了地面效应和螺旋桨滑流对飞机横航向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地面效应,螺旋桨滑流都将使飞机的航向静稳定性和横向静稳定性变差;同时,无论是否存在螺旋桨滑流,地面效应都将使飞机的横向静稳定性增强,航向静稳定性变差。此外,计算了不同飞行条件下的飞机横航向模态特性,分析了地面效应和螺旋桨滑流对飞机横航向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地面效应,螺旋桨滑流都将增强滚转模态及荷兰滚模态的稳定性,并同时降低螺旋模态的稳定性;而无论是否存在螺旋桨滑流,地面效应总体上也都将使飞机的横航向动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32.
研究了单级涡轮增压活塞螺旋桨推进系统(STS)的部件法数学模型,给出了STS的联合工作方程组,给出了STS的调节方式,计算了STS的高度 速度特性.从总体及各部件的高度 速度特性方面比较了STS和双级涡轮增压活塞螺旋桨推进系统(DTS).研究表明:选择的STS调节方式可满足其设计目标,相比于DTS实际功率保持高度为12.5km,STS的实际功率保持高度可达到5.5km;在选用相同的螺旋桨和发动机的前提下,STS和DTS中各部件特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STS的推进效率、单位推力耗油率、推进系统总效率在高度 速度特性图中的变化范围大大窄于DTS的.   相似文献   
333.
一种基于螺旋桨部件特性的螺旋桨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怀荣  王曦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10):2526-2535
通过缩比法,利用螺旋桨通用部件特性获得期望研究的螺旋桨部件特性,提出了飞行速度不为零条件下的螺旋桨数学模型建模算法,同时,借鉴缩比后螺旋桨部件特性、螺旋桨定桨叶角工作性能曲线以及螺旋桨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了静拉力状态下的螺旋桨功率系数、拉力系数、桨叶角、螺旋桨静态推力进距比阈值以及螺旋桨几何设计参数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静拉力状态下的螺旋桨数学模型建模算法。所述算法与Gas Turbine Simulation Program (GSP)软件仿真数据进行了数字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螺旋桨建模算法具有有效性,在前进状态下,螺旋桨拉力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6.6059×10-6,需求功率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5.5098×10-6,效率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6.6955×10-6。   相似文献   
334.
为实现螺旋桨轻质量和高固有频率之间的权衡设计,发展了1种桨叶对称削层结构的分区优化方法。为拓宽其高效率的速度和高度范围,应采用变桨距技术,需要设计圆柱形桨叶根部。该桨叶与不同桨距角的桨毂组合装配,可实现人工变桨距,在地面试验中达到高空转速。该螺旋桨采用组合分体式桨毂布局、桨叶内部填充泡沫和碳纤维混合结构,基于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完成了支座固支的桨叶铺层参数优化,得到桨叶质量和频率的Pareto解集,在±10%频率安全裕度外选取最优铺层方案,并与实物测试值对比,结果表明:桨叶质量相对误差2.09%;支座固支的单桨叶频率相对误差9.30%;桨毂固支的组合体频率相对误差2.76%,避开了工作转速共振区间,证明该结构优化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35.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和声类比模型,研究了不同后排转子直径对对转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单排螺旋桨风洞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随后,以某型对转螺旋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后排转子直径的对转螺旋桨模型。研究发现,对转螺旋桨后排转子直径“裁剪”会降低后排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但对效率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后排转子直径的减小,前排转子的叶片通过频率下的噪声几乎没有变化,但高阶噪声变化幅度较大。后排转子减小0.25倍直径,后排转子的叶片通过频率下的噪声降低约为9 dB。后排转子直径“裁剪”不仅可以降低后排转子噪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前排转子的噪声。通过叶片“裁剪”,对转螺旋桨气动噪声降低5~6 dB。对转螺旋桨后排转子直径的减小,减弱了对转螺旋桨叶尖涡干涉和尾迹干涉,并减弱了前后排桨叶的势流场干涉,进而降低了对转螺旋桨的噪声辐射。  相似文献   
336.
为适应高性能涵道螺旋浆精细化设计需求,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控制方程和非结构网格旋转/静止滑移面技术,开展了涵道与螺旋桨动/静部件干扰的非定常流及性能预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提出了.静止与旋转域的多块网格布局策略及转/静滑移面技术,研究了涵道壁而与螺旋桨桨梢间隙的网格布局形式,有效解决了螺旋桨旋转流及螺旋...  相似文献   
337.
射频同轴电缆是民用飞机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射频同轴电缆的型号影响到通信系统中甚高频(VHF)系统、高频(HF)系统、卫星通信(SATCOM)系统、自动固定式应急定位发射系统的作用距离。从射频同轴电缆的主要技术指标入手,对民用飞机通信系统射频同轴电缆选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8.
王超  赵雷明  孙聪  常晟铭  吴浩 《推进技术》2022,43(9):434-441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噪声,螺旋桨设计需要在精确的性能预报基础上,平衡不同参数对设计目标带来的影响。本文以面元法为主要手段预报CLT桨的水动力性能,并引入噪声模型进行噪声预报。整个过程以4叶CLT(Contracted and Loaded Tip)桨—P1727桨为母型桨,在螺距比为原桨螺距比0.9~1.2倍范围内,考虑3叶、4叶、5叶三种叶数形式,最终计算100个设计桨案例的水动力性能和噪声性能。设计桨最终满足某中型船的推力要求,并寻找螺旋桨最小叶尖涡流噪声-最大效率解集。计算结果表明,在固定推力值的情况下,螺旋桨叶数与噪声成反比趋势,效率与噪声性能受螺距比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高效桨P1727而言,改变螺距比与叶数会使效率与噪声存在一定的平衡范围,可以应对不同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39.
螺旋桨飞机近地飞行时的纵向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某型飞机气动试验数据,分析了地面效应和螺旋桨滑流增量对飞机静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小扰动线性化方程,计算了不同飞行条件下的飞机模态特性,分析了地面效应和螺旋桨滑流对飞机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效应将使飞机纵向运动频率增加,而阻尼比降低;地效区内滑流增量使短周期震荡频率和阻尼比均增加,也使长周期阻尼比增加,而对长周期模态频率的影响不大;无地效时,滑流将使长短周期两种模态的频率均降低,而阻尼比增加。  相似文献   
340.
为了研究液液同轴离心喷嘴的动态特性,通过理论方法建立了同轴喷嘴中内喷嘴、外喷嘴的传递函数。其中内喷嘴传递函数参考了Bazarov的喷嘴动力学理论。基于非定常伯努利方程,结合压降振荡条件下喷嘴内液体不同速度分量变化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推导了外喷嘴的传递函数。通过将内外喷嘴独立的传递函数相结合,获得了同轴喷嘴总流量振荡以及氧燃比振荡的幅频特性。对一具体同轴喷嘴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内喷嘴在计算频率范围内会出现敏感频率点。在压降振荡同相位情况下,高频时内外喷嘴之间流量振荡相位差较大。通过仅改变内喷嘴或外喷嘴切向孔的数目,对氧燃比1.65,富燃及富氧三种同轴喷嘴整体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三种同轴喷嘴的计算结果中均发现了新的敏感频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