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8篇
航空   255篇
航天技术   319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1985年,Aleksander领导的小组所实现的逻辑神经网络(LNN)成功地应用于脸谱实时识别。由于LNN无需学习算法,硬件可实现实时识别能力,在英国颇受工业界重视。然而,LNN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在大模式划分成小的子模式后会造成LNN非线性能力下降甚至消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LNN中实现非线性可分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2.
本文简要介绍了染色体图像的输入和预处理技术,建立了染色体的特征空间以及特征空间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了最小距离法自动识别人体染色体。对染色体的其他识别方法文中也作了简要的讨论,最后给出了满意的实验结果,在临床中可用于优生诊断。  相似文献   
733.
针对电解加工多孔表面特点,提出表面形貌评价指标,获取多孔表面图像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提取腐蚀率、不均匀度、灰度等特征参数,揭示各特征参数与电解加工多孔表面形貌的相关性,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电解加工多孔表面的测量。  相似文献   
734.
空间多目标空域分布是指目标群在飞行过程中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和运动状态,是评估武器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测控系统对该参数的获取越来越重视,但是对空域分布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目标探测和目标识别角度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按照多目标在空间散布的形态把空域分布划分为直线分布、平面分布和立体分布3种类型,定义了各种分布类型的描述参数,并给出了各类参数的解算策略和方法步骤。用10个目标构成不同分布形态的目标群,仿真测控系统对其跟踪解算过程,解算结果与空域分布设计一致,验证了分析和解算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可以在试验任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5.
736.
737.
Ionogram observations from the ionosonde at Fuke (9.5°N geomagnetic latitude), a Chinese low latitude station, in 2010–2012 are analyzed to present the features of F3 layer under low and moderate solar activity conditions. Structure of the ionogram, displaying the F3 layer, was more distinct and clear during MSA than LSA periods especially during spring to summer. Start time of occurrence of the F3 layer is about at 0830–0900 LT and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for LSA and MSA conditions. The average duration time of the F3 layer occurrence was 181 min per day under F10.7 = 75 condition, 263 min in F10.7 = 99 and 358 min in F10.7 = 125,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of h′F2 and h′F3 exhibited obvious semiannual variation observed at Fuke from March 2010 to June 2012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ar activity. The difference of foF2 and foF3 in the months February,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and November is less evident in the middle solar activity period 2011–2012 than the low solar activity 2010 and in the other period it shows a slight increase (0.5 MHz) or keeps const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ar activity dependence of the F3 layer occurrence at low latitude away from the magnetic equator is different from that at near the magnetic equator.  相似文献   
738.
在运载火箭开展射前综合测试时,控制系统在预先指定的飞行时序向末端发送一系列指令,指示末端设备做出相应动作,以达成对应的目标。这些动作主要依赖火工品完成,这些动作变化会体现在火工品等效器指示灯上。当前控制系统无法检测到末端等效器的电流情况变化,因此无法对末端动作进行有效监测,测试缺乏可靠性、准确性与可追溯性的问题亟需改善。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经由特征匹配、指示灯定位、指示灯状态建模等步骤,可对末端火工品等效器状态变化实现精准监测,进而实现飞行时序自动判读。与标准判据比对后,本文提出的火箭飞行时序判读系统准确率可达98.89%。  相似文献   
739.
日益恶化的空间碎片环境将严重威胁空间站及航天员的在轨安全。文章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压电薄膜设计了一种密封舱壁穿孔损伤识别技术方案,用于识别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对航天器密封舱壁造成的损伤模式,可为航天员合理选择应急措施提供依据。首先,发射超高速弹丸穿透铝合金靶板以模拟密封舱壁被击穿损伤的情况,形成的碎片云撞击PVDF压电薄膜探头,利用信号采集设备获取高速撞击引起的去极化效应信号,识别该信号的频率特征;其次,对PVDF压电薄膜探头及其支撑结构进行敲击试验,模拟在轨运行时因碰撞产生的干扰信号,掌握此类干扰信号的频率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采样频率为20 MHz时:1)所获得的探头去极化效应信号具有极为陡峭的上升沿,且上升沿的时长为亚μs量级;2)去极化效应信号主要由1 MHz以下的信号组成,但也包含少量的3~10 MHz高频成分;3)敲击探头及其支撑结构所产生的干扰信号频率在20 kHz以下。可根据频率差异进行两种信号的识别。  相似文献   
740.
雷达网对压制式干扰的识别和对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威胁雷达的各种干扰进行分析,得出压制式干扰是雷达网的主要威胁干扰。根据压制式干扰的特征以及雷达网中雷达工作方式,对支援干扰(SOJ)、随队干扰(ESJ)、自卫干扰(SSJ)进行识别。文中给出对目标、干扰机进行定位跟踪的方法,为雷达网跟踪目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