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15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FT-IR和多种NMR技术研究了推进剂中常用的几种填料和助剂对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热氧降解的影响。高氯酸铵、奥克托金、铝粉、硝化纤维素、键合剂、碳黑等均不改变聚氨酯粘合剂的降解机理,但表现出不同程序的稳定作用。过氯酸铵的吸附作用使样品始终保持固体形态,而含其它组分的样品在降解过程中逐渐变为液态。在NEPE推进剂的热氧降解过程中,硝酸酯和中定剂逐渐挥发分解,粘合剂发生降解,导致推进剂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2.
键合剂1,1′-(1,3-苯二羰基)双-2-甲基氮丙啶的热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颖  邱刚 《推进技术》2001,22(3):258-260
用DSC和TG-DTG等 过冷态和结晶态的键合剂1,1′-(1,3-苯二羰基)双-2-甲基氮丙啶(HX-752)的热行为,在-80℃-100℃范围内,除了过冷态在-37.6℃的玻璃化转变和结晶态在36.8℃-42.9℃的熔融外,没有任何其它物理化学。亚稳态的过冷液体比结晶态有较大的分解热。HX-752有复杂的分解过程,第一步分解失重虽小,但放热量很大,说明分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3.
固体推进剂药浆适应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竹林  冯增国 《推进技术》1990,11(2):49-52,58,79
本文研究了抑制剂乙酰丙酮(HAA)对硝酸酯增塑的端羟基共聚醚和多异氰酸酯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HAA〕/〔FeAA〕和〔HAA〕/〔T-12〕的摩尔比,可以有效地调节其固化反应的适应期.在固体含量为70~75%的配方中,采用HAA/T-12固化催化体系,药浆的适应期得以延长,并给出合格的固化样品.  相似文献   
124.
为探究低黏度环氧树脂复合固化反应机理,研究了低黏度环氧树脂硼胺-酸酐复合固化体系的流变性能和固化反应过程,分析了硼胺-酸酐复合比例对复合固化体系流变特性和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流变学参数确定了复合固化体系的固化起始时间、凝胶时间点及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固化反应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硼胺-酸酐复合固化体系中酸酐复合比例的增加,体系固化反应获得促进,其固化起始时间和凝胶点均降低,同时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对硼胺-酸酐复合固化体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硼胺-酸酐复合固化体系存在相对独立的双放热峰,随着酸酐复合比例的增加,低温放热峰的峰值增大,高温放热峰的峰值减小,且双峰的峰值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根据2种固化剂的固化反应机理分析,环氧树脂硼胺-酸酐复合固化体系中硼胺固化剂和酸酐固化剂既存在相互协同效应又存在相互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125.
通过DSC和黏度测量,研究了反应型固化剂DDS(二氨基二苯基砜)用量对双酚A环氧树脂体系黏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流变特性与固化特性随固化剂用量的变化规律相似。DDS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环氧树脂体系流变特性影响不大。建立了环氧树脂工程黏度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体系黏度变化的工艺窗口并进行黏度预报,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顺利实施以及工艺参数的科学制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环绕智能(AmI, Ambient Intelligence)的概念,分析了AmI系统中上下文感知数据流,提出了基于多Agent系统(MAS, Multi-Agent System)的AmI系统架构.详细介绍了在此架构基础上设计实现的具有上下文感知的AmI实验系统-AmI-Space,并对其中的用户感知Agent进行了描述.实验证明,基于MAS的AmI系统架构满足了AmI系统中计算单元的模块化、分散化、可变性和复杂性要求;同时AmI-Space中的用户感知Agent结合了蓝牙Ad hoc网和以太网的优点,实现了一种无需用户配合的身份感知机制,是一种自然的、主动的交互方式.   相似文献   
127.
冯强  曾声奎  康锐 《航空学报》2009,30(11):2119-2125
基于多主体系统(MAS)技术研究了充分考虑舰载机故障与维修影响的实时动态调度模型。通过系统分析舰载机的基本作业流程,建立了3层混合控制的柔性模型架构。充分考虑故障等系统扰动的影响,提出基于合同网协议(CNP)的两级交互协同机制提高主体(Agent)间的协商效率,并尽可能消除重调度的影响。给出Agent个体的抽象原则以及开放性式内部结构。深入探讨了基于MAS的舰载机动态调度的基本算法。最后,选取舰载机的典型任务,在特定舰载机可靠性维修性水平下对调度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获取了与实际调度过程趋势相符的舰载机出动能力曲线,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8.
提出了一种集成的建模方法——BAOOIM建模法。这种方法集成了面向对象模型、功能模型、动态模型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可重构生产系统,而且BAOOIM建模法采用一定的映射机制在各个子模型之间进行转换,最终在整体上保持了集成模型中各子模型的一致性,从而为可重构生产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性能分析和调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9.
一种基于UML的协同入侵检测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对分布式协同攻击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以多代理为构造基础,通过协调代理协同下层检测代理,实现对复杂攻击的协同检测.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模型的主要功能、静态组织结构、代理内部的推理行为和代理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设计.UML为协同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方便了与其它安全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了2, 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吩噻嗪、亚磷酸三苯酯和中定剂二苯基二甲基脲等4种典型稳定剂对推进剂中EO/THF共聚醚及聚醚聚氨酯粘合剂的热氧稳定效果。吩噻嗪对共聚醚的热氧降解以及聚醚聚氨酯初始阶段的热氧降解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但在较高温度下,对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急剧下降。亚磷酸三苯酯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的稳定效果均较差, 但与BHT组合使用能获得较好的结果。中定剂对共聚醚没有稳定作用, 但对聚醚聚氨酯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效果。BHT对共聚醚和聚醚聚氨酯均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尤其是与中定剂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