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102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31.
马睿  姜东  吴邵庆  韩晓林  费庆国 《宇航学报》2014,35(12):1373-1378
太阳翼结构地面模态试验时重力导致的几何非线性不能忽略,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重力影响的柔性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首先推导了地面环境下结构的切线刚度矩阵,求解广义特征值,得到重力影响下的模态,对试验和计算得到的模态振型进行匹配,并进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选取合适的修正参数并迭代求解参数的修正量。以展开锁定情况下的太阳翼组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发现重力对模态频率有影响,采用分步修正策略,依次对单翼板弹性参数和翼板间连接刚度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收敛速度较快,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32.
为巡视器地面行走验证试验专门研制了月球低重力模拟设备。在验证试验中需要对巡视器的位姿进行测量,针对这一需求,文章提出了基于双相机的非接触测量方案,同时研制了相应的位姿测控系统,对其硬件和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该位姿测控系统开展了巡视器的位姿测量,有效解决了位姿测量和控制过程中的问题。经充分测试验证,系统满足巡视器地面行走验证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3.
月面巡视探测器地面试验方法与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了软着陆、巡视勘察、月夜生存等一系列深空探测关键技术。由于任务目标以及月面环境的复杂性,对巡视器的地面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研制过程中,不但开展了常规航天器必做的试验项目,还开展了大量的专项试验,充分的地面试验对确保任务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地面验证需求、验证试验要求、验证试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低重力模拟、月表地形地貌模拟、工程模拟月壤的制备与整备、光照环境模拟、月尘模拟等方面,对深空探测器试验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4.
为研究重力对小通道冷凝过程的影响,采用VOF模型对制冷剂R134a在水平放置的边长1mm方形截面小通道内的冷凝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过程考虑重力、表面张力和界面剪切力的综合作用,表面张力采用CSF模型.结果表明:重力对矩形小通道冷凝换热的影响不明显,蒸气在通道横截面上呈近似圆形分布;通道较短时重力对液膜的汇聚作用不明显,达到一定长度后重力作用凸显.研究结果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蒸发与冷凝科学实验研究项目冷凝空间实验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5.
火星探测出舱机构的识别定位与坡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叶培建  彭兢  杜颖 《宇航学报》2016,37(2):169-174
为实现火星探测两器分离过程中出舱机构的坡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技术的出舱机构识别定位与坡度测量方法。首先,采用特征匹配的方法对场景中的出舱机构进行识别定位。针对巡视器导航相机成像视角变化以及出舱机构倾角变化导致图像产生几何形变,火星表面光照因素的影响以及巡视器硬件的计算能力,并结合出舱机构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区域特征与Blob特征相融合的识别定位方法。采用加速鲁棒性特征(SURF)算法检测图像中的局部不变特征,并用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算法检测图像最稳定极值区域,两种特征相融合之后构造SURF描述算子并进行特征匹配。同时,采用M估计抽样一致性(MSAC)算法计算对应点变换矩阵,实现出舱机构在场景中的初步定位。然后,通过对出舱机构上人工标志的精确定位以及三维重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平面拟合,实现出舱机构的坡度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成像视角变化以及光照变化具有鲁棒性,提取的有效特征数以及计算时间均优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基本满足火星探测中出舱机构坡度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436.
在充分调研国际空间站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空间站机械臂人机协同作业需求,建立了空间站机械臂“管理-设计-验证”全周期人机设计体系,通过人机项目规划、人机功能分配等管理要素,针对性地开展了空间机械臂人机系统详细设计,最后,从仿真分析、地面验证、在轨验证三大方面对人机系统进行了全要素全流程的验证,结果表明空间站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合理,可应用于后续航天员出舱活动,保障航天员出舱活动安全、高效。研究结果将为空间机械臂人机系统设计与验证提供体系借鉴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437.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7个国家的57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其中有6名女航天员执行过5次太空任务,还有多名女航天员同时参加过任务。她们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创造了载人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438.
昨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龙岗区实验学校作报告时透露,继“神七”完成出舱任务之后,载人航天工程下一个目标是完成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目前用于完成这一任务的“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研制工作已经进入初样阶段,今年将完成初样研制,并有望在明年底后年初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相似文献   
439.
神舟七号飞船单相热控流体回路在轨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重点介绍了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船热控单相流体回路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组成与流程设计、内外回路工质优选及回路控制方案等,并对流体回路系统在轨工作性能和温度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飞行试验表明流体回路在待发段、自主运行段、出舱活动段、返回再入段均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温度控制精度和系统散热能力均满足指标要求。最后总结了神舟飞船流体回路的创新之处与待改进方面。  相似文献   
440.
郭星 《国际太空》2008,(3):12-15
1 美国航天飞机航天员出舱活动程序 1.1 美国航空航天局汇总的经验 □□舱外航天服相当于出舱活动航天员使用的一艘微型飞船,航天员应该像爱护真正的飞船一样爱护它.只有正确地操作和使用,航天服才能很好地"工作",确保出舱活动航天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