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538篇
航天技术   194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2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42.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1):4-5
<正>习近平与巴西总统就中巴卫星发射互致贺电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升空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成功先例。04星成功发射,展示了两国科技合作最新成果和水平。希望双方积极落实中巴航天  相似文献   
43.
世界航空维修企业在上一个市场周期中触底反弹,获得相对成功。开业和停业、发展和停滞、战略转移和联合重组等因素,对维修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45.
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C-1)是联合防区外武器的最新型,今年3月8BJSOwC-1完成了计划进行的三次系留飞行试验的第二次。它除了具有热成像末制导,还增加了Link-16武器数据链和移动海上目标打击能力。JSOWC-1可在明显降低风险的条件下提供最优的精度。对于这型武器,还将继续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战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6.
可拓模式识别算法是根据各个关联度的对比来识别最终的模式,其中经典域区间的确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经典域确定方法是基于数理统计学的,不适用于小样本数据,数据不完全以及数据分布未知等复杂情况。引入Bootstrap算法,并和传统的方法对比,更精确地确定了经典域区间。  相似文献   
47.
由于在复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中存在跨时钟域,通常会产生亚稳态现象.为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该问题,分析FPGA设计中亚稳态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影响.根据不同的信号同步类型,针对单比特电平信号、脉冲信号和边沿信号,分别给出基于触发器级联的跨时钟域信号同步方法;针对并行信号,提出基于异步FIFO (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队列)和握手协议的跨时钟域同步方法;并通过仿真手段分析信号同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完成跨时钟域信号同步,预防可能出现的亚稳态问题,从而提高复杂FPGA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布雷顿循环和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飞行器燃烧室高温壁面提出了初步的闭式布雷顿循环和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方案。首先,建立了简化的理论计算模型,开展了温度场计算分析;然后,根据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关键节点温度和半导体温差电材料冷热端温差计算结果,给出联合发电系统的整体发电量和基本性能参数。研究结果为布雷顿循环和半导体温差联合发电系统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9.
针对独立运行的导弹制导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接入联合试验系统的问题,应用了仿真代理的方法。在对原有系统控制关系进行最小化的改造前提下,通过控制接口的转换,实现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与其它异类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拓展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针对未来低运行成本、可直接水平起降、重复使用的大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平台飞行器研制所需重点解决的全速域气动力性能需求与气动热防护匹配等难题,分析了典型航天飞机方案所存在的能量运行缺陷等主要问题及可能的改善方案。基于放宽气动热防护设计、涡轮/冲压/火箭发动机三动力组合、嵌套式旋转机翼全速域变体、在爬升阶段将飞行动能转化为高度势能以及再入阶段“跳跃式”盘旋减速飞行轨迹控制等设计思想,从能量损失速率控制和回收利用等角度出发,开展了一种新型大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平台气动布局概念设计研究。全速域气动力/热性能工程估算以及内/外流整体气动效能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满足整个飞行包线内的升重平衡需求,相比航天飞机方案具有显著的整体气动效能优势,值得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