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96篇
航空   422篇
航天技术   173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日冕背景下的等离子体尾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高能脉冲电子束在冷背景和热背景等离子体条件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尾场(PWF)大小,讨论了高能电子束的速度、密度、长度对等离子体尾场分布的影响。在这基础上,研究了太阳耀斑脉冲相产生的向外逃逸高能脉冲电子束在日冕背景等离子体条件下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分布以及对其捕获电子的加速。   相似文献   
792.
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隐身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等离子体的概念、分类、生成方法 ,讨论了等离子体隐身的机理 ,分析了等离子体隐身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并结合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现状 ,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3.
电推进作为一种新型推进技术已受到国内外航天界的广泛关注,且已成功应用于卫星、深空探测器等任务。在众多电推进器中,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以其无须电极、比冲大、使用寿命长、性能高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文章首先从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等角度进行了系统介绍;然后对此种推进器的结构组成以及推进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几种典型离子加速方式进行了研讨;最后对螺旋波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4.
气体微波电离引起的低气压放电效应是限制微波部件功率容量的可靠性问题之一,而击穿瞬态电学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诊断系统响应。目前大功率微波部件的击穿诊断与电路系统联系不够紧密,而探究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对系统的影响能够改善这一现状。以TEM模式下谐振频率为2.6GHz的同轴谐振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低气压放电实验,获得了100~1000Pa气压范围内谐振器的击穿功率阈值随气压的变化关系实验曲线,并通过正反向调零模块中功率计记录气体电离击穿前后的S11值。结合谐振器内部放电后的烧蚀痕迹将气体电离击穿后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等效为圆柱型介质块,进行建模仿真获取放电发生后S11与谐振频率随气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并发现局部阻抗的负载状态随着气压的升高是逐渐由容性向感性转变。最后基于测试系统的调零模块计算得到电离击穿前后谐振器局部阻抗的变化量与气压的实验关系曲线,验证了建模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95.
典型的全电推进通信卫星通常设计使用寿命约为15年,对霍尔电推力器的使用寿命要求达到了104h量级,因此,长寿命设计技术是影响其能否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简要调研了国内外霍尔推力器延寿技术的发展,分析得到壁面及磁极腐蚀程度是影响推力器寿命的核心物理过程.通过分析推力器放电过程离子加速场的建立过程,提出一种具有离子能量后加载...  相似文献   
796.
激光微推力器在航天器的轨道调整、引力补偿、位置保持、轨道机动和姿态控制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在优势。对近年来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较全面介绍,并详述了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的工作模式和工质的选择、推力单元结构设计、微型激光器和微推力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目前所研究的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的优缺点,为国内研制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97.
在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和电磁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航天飞行器再入过程中的黑障问题,提出了一种物理模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电磁窗周围的电子密度在不同的飞行器轴向距离下,随着飞行器法向距离增加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改变外加电场和磁场的交叉角度,分析不同角度下电磁窗周围电子密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有外加正交电磁场的电子密度与无外加电磁场电子密度比值的变化趋势和电磁波衰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外加正交电磁场时,接收天线周围的电子密度随飞行器法向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其与无外加电磁场时电子密度之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电磁波的衰减在不同飞行高度和外加磁场强度下,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这为减缓“黑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8.
利用子午工程富克站(19.5°N, 109.1°E)全天空气辉成像仪、VHF雷达、三亚站(18.4°N, 109.6°E)数字测高仪及C/NOFS卫星观测数据,对2014年3月30日中国上空的等离子体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夜间观测到一个等离子体泡群,约由9个等离子体泡组成,发生在日落后,一直持续到午夜后。其自西向东运动,南北向最大尺度超过1200 km,东西向绵延超过1400 km,在演化中部分结构融合在一起。等离子体泡被气辉成像仪观测到的同时,数字测高仪及VHF雷达观测到了相应扩展F及羽毛状不规则结构。同时,C/NOFS卫星检测到相应电子密度耗散。这表明,该等离子体泡同时被地基光学观测、无线电探测及C/NOFS卫星观测到。研究结果给出了多仪器同时观测到的等离子体泡群演化过程,丰富了多仪器融合研究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799.
赵博强  李永  于洋 《推进技术》2022,43(6):432-438
为了分析电帆推力的影响因素,根据电帆推进原理设计了电帆地面模拟装置。首先分析了真空中带电导线和等离子作用机理,得出了电帆推力公式。利用朗缪尔探针测量了电帆模拟试验环境中等离子体参数,计算产生推力的大小,最后通过微推力测量系统测量电帆产生的推力,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推力公式和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电压、增加带电粒子密度和速度、增加电帆长度均可增加推力。在试验中电帆上电压从300V增加到800V时,推力从9μN增加到26μN。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电压、带电粒子密度和速度、电帆导线长度都对推力有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电帆推力公式的经验推力系数在1~2取值。  相似文献   
800.
甘甜  王琼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8):1683-1691
为了获得阵列表面电弧控制激波/附面层干扰不稳定性机理,开展了高频激励和低频激励的实验研究。综合运用高速纹影、动态压力等先进测试手段和分析方法,揭示阵列电弧等离子体激励的热效应和涡效应特性。结合流动显示和壁面动态压力脉动,深度揭示了控制过程。更为关键的,因为高频激励模式下的激励器处于低功耗状态,这样可以提供稳定的控制效果。基于动态压力频谱分析,发现高频激励下低频不稳定性能量的占比降低12.2%。结合纹影显示,获得高频激励下的涡效应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