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14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本文介绍了水杨醛缩-5-碘-8-氨基喹啉新西夫碱的合成、提纯与鉴定。特别对其性质及其与镓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作了研究,其配合物3.49×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202.
针对未来大运载火箭的缩比模型动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未来发展的大型运载火箭所面临的全新振动特性问题,简要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动力学缩比模型的相似关系,进行了1/10缩比模型的试验及计算仿真探索,提出了本研究中发现的技术难点以及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3.
基于部件特性的螺旋桨数学模型通用建模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怀荣  王曦 《推进技术》2019,40(8):1681-1692
为了有效地建立螺旋桨数学模型和涡桨发动机数学模型,以及为涡桨发动机控制规律设计奠定基础,借鉴压气机部件特性缩比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螺旋桨部件特性的修正缩比方程;基于螺旋桨静态特性,提出了静拉力状态下的螺旋桨建模优化算法;针对螺旋桨低速前进状态下和高速前进状态下的不同工作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螺旋桨建模算法,以实现全飞行包线内的螺旋桨数学建模。通过与GSP (Gas turbine Simulation Program)软件仿真数据对比验证,其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算法建立的螺旋桨数学模型输出拉力、功率和效率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不超过3×10-6,3×10-6和6×10-5,同时,验证了算法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4.
直升机着水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民用直升机水上迫降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国内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及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模型着水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件、试验要求和试验步骤,并对着水载荷结果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莫斯科学院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国直升机缩比模型着水试验能力,为中国进行直升机水上迫降方面的模型着水试验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5.
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GH625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轴向进给速度、旋轮圆角半径、旋轮安装角度对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合金变径管在旋压过程中,随旋轮的轴向进给,不同的区域截面变化趋势不同。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发现轴向进给速度及旋轮圆角半径增大时,壁厚增大;旋轮安装角度对零件壁厚无明显影响;进给速度越大或圆角半径越大,截面椭圆度越大;距自由端较远时,旋轮安装角度越小,截面椭圆度越大;随着旋轮的进给,距自由端越近,椭圆度波动越严重。最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最终工艺参数为轴向进给速度0.25mm/r,圆角半径取值2~4mm,旋轮安装角度为90o,并进行了高温合金管缩径旋压试验,得到了较好的成形件。  相似文献   
206.
采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铸态试样在温度300~400℃,应变速率0.01~0.1 s~(-1),变形程度33%+20%,保温0~900 s静态回复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温度对该合金静态回复力学行为影响显著;(1)300℃和330℃温度较低时,变形过程中回复较慢,存储的变形能较高,保温期间的回复和再结晶使第二道次流变应力降低,表现为流变应力软化现象,且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力的软化程度增大;保温过程中析出相的出现减缓了应力软化速率;(2)温度升高到360℃和400℃时,变形过程中回复充分,存储的变形能低;变形保温后基体的固溶度高,第二道次流变应力升高,表现为流变应力硬化现象;360℃变形保温期间的回复/再结晶使得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力又逐渐降低软化,析出相减缓了应力的软化速率;而400℃变形保温期间没有回复/再结晶和析出相,所以硬化后的应力并不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7.
为了在单发试验架上模拟单发停车与双发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进/发匹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 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单发试验台架上,通过在进气道入口前飞机对称面位置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实现单发停车及双发工作状态 的模拟,并根据对地面抽吸试验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进气道出口性能及总压恢复系数图谱的对比,证明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模拟 双发工作与单发停车状态的合理性;根据流量标定试验结果,对抽吸试验进气道出口参数进行修正,获取全尺寸进气道更加精确 的性能,并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全尺寸进气道性能优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通过发动机地面开车,有效模拟了双发 工作与单发停车条件下发动机不同转速及加减速过程中的进发匹配特性,确保了飞机滑行及试飞安全。  相似文献   
208.
针对狭长型封闭舱室内非定常流动模拟的湍流模型选择问题,以飞机舱室为典型环境,使用相似准则为依据的热缩比法搭建了实验平台。将实验结果与RNG k-ε、DES、LES三种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狭长型封闭舱室内非定常流动特征研究中合适的湍流模型。结果显示,RNG k-ε和DES模型可以定性描述流动变化趋势,但是LES模型在流场非定常性和不稳定性捕捉更为准确,其流场结构更接近实验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显示,LES模型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狭长型封闭舱室非定常流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9.
孙晓萍 《航空发动机》2003,29(1):1-4,26
简要介绍了磁力端面密封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这种密封的设计要点及上进行了性能、耐久性及寿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力端面密封具有密封性能优异、寿命长等优点,基本能够满足某型发动机研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10.
针对无人战斗机系统维护和飞行训练耗费巨大的问题,借鉴缩比模型验证机飞行试验的思路,研制具有相同飞行性能和操纵特性的缩比训练机。应用相似性原理,通过相似参数分析获得了缩比机与全尺寸原型机的飞行范围。在缩比机几何外形的基础上,应用Gridgen软件创建机体周围流场的非结构网格。通过Fluent软件,计算了缩比机纵向气动特性。根据俯仰力矩系数估算出全机气动中心位置,为缩比机的操纵性稳定性研究和控制率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