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878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国家数值风洞风雷软件开源框架,设计开发了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湍流模型,主要包括Fourier谱/有限差分方法 LES求解器和有限体积/有限差分方法 LES求解器。简要介绍了采用的不可压缩流动求解的投影法、Fourier谱/有限差分混合方法、亚格子模型等理论方法,给出设计的软件框架和计算流程,尤其说明采用的松/紧2种耦合模式。通过数值模拟不可压缩槽道湍流、亚临界雷诺数圆柱绕流、NACA0012临界攻角的低频振荡算例,验证求解器的计算精度和复杂湍流模拟能力。基于风雷开源框架设计的开源LES模型,具备高精度数值格式、亚格子模型、湍流统计等通用模块,可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个LES湍流模拟研究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螺旋桨推进具备较高的推进效率和广泛的通用性。由于桨盘面积大、滑流范围广,螺旋桨与载机间的空气动力耦合关系更加紧密,需要将螺旋桨与飞机进行综合设计,迭代获取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最大化保证飞机的高性能和经济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飞机总体设计对螺旋桨气动设计参数的影响,以及螺旋桨多目标优化综合设计的手段;然后,简述了螺旋桨布局选型对飞机总体设计的影响,介绍了共轴对转螺旋桨设计和分布式推进螺旋桨设计两种新形态的螺旋桨设计构型;最后,讨论了螺旋桨设计手段的发展,以及CFD方法在螺旋桨-飞机综合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可为螺旋桨飞机的相关总体设计和气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为适应未来航空电气化的发展需求,研究了30kW级航空电驱动涵道风扇设计方法。涵道风扇性能设计基于航空发动机压缩部件设计流程。以推进系统总体性能为设计目标,完成了转子、流道以及短舱的气动外形设计。对各组成部件建立性能分析模型,评估全工况范围特性。涵道风扇结构设计采用风扇-电机一体化设计思想,简化连接方式的同时减少零件数。采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对涵道风扇各部件的应力、振动等特性进行评估分析。完成了30kW涵道风扇试制并开展地面和飞行试验研究。按照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方法,在整机试验台架完成涵道风扇地面性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设计值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涵道风扇配装轻型通航飞机完成了飞行试验,全系统工作正常,进一步验证了实际使用环境下涵道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6.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开展了不同气动布局参数下的涵道风扇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结合滑移网格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涵道风扇流场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NASA涵道风扇试验模型开展了气动性能计算验证。随后,基于所建立的CFD方法开展了涵道风扇气动布局参数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悬停状态下桨尖间隙和桨盘/涵道轴向相对位置对涵道风扇流场与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桨尖间隙对桨尖涡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大幅降低,同时,桨尖涡强度的增加极大地改变了桨叶尖部的压强分布;当桨盘由基准位置向涵道出口方向移动时,涵道内的诱导速度分布发生改变,涵道唇口处气流速度降低,唇口的负压峰值下降,导致涵道拉力减小,当桨盘位置由基准位置向涵道入口移动时,桨尖涡的卷起对唇口处流动的影响加剧,导致涵道拉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7.
螺旋桨桨叶1P气动载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1P载荷实验研究方法-桨叶应变测试法,首先通过桨叶剖面速度三角形及气动力分析给出了1P载荷与测量应变的关系,然后通过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1P载荷主要由于非对称气流流过桨盘面改变了桨叶剖面速度三角形而引起,迎角,侧滑角的增加,会产生较大的1P载荷;机动飞行,如快速拉杆,荷兰滚等也会产生较大的1P载荷。  相似文献   
118.
以某机场道面修补了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为基础,介绍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损坏的快速修补材料,施工工艺和所需的机械设备,北京某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不停航抢修工艺实践表明,使用快硬硫铝酸盐水酸配制的特快硬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与旧道面结牢固等特点,可实现不停航施工,对保障飞行安全,改善道面的使用质量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9.
介绍了在室外进行的螺浆飞机缩比模型的噪声测量试验,目的是验证改进的螺浆飞机声场模型,它可预测任意形状机身边界的表面声压分布。介绍了试验,噪声测量以及预测方法,预测和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得到了较满意的符合。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了我国第一次进行的螺桨风洞试验-某型螺桨模型及改型桨模型风洞对比试验。首次得到了系统的缩尺模型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改型桨在爬升、巡航效率、静拉力等方面均超过设计要求的指标。介绍了螺桨驱动装置、试验模型、测量系统、试验修正、结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