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555篇
航天技术   249篇
综合类   77篇
航天   3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发展干线客机应统筹考虑大中型民用发动机的发展,根据我国干线客机三步走的规划,相应提出我国大中型民用发动机从转包生产到合作生产、到合作研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2.
黄希 《中国航天》2008,(2):15-16
1月12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签署了发展全面合作关系协议.这是继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基地落户天津后,双方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按照双方协议,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共同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航天器研制及其应用产业化、民品产业化基地,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航天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3.
石英 《中国航天》1995,(12):9-10
欧空局局长谈欧空局自从1989年发生巨大的政治变化后,国际航天市场的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美俄两个空间大国在空间方面的合作,即准备共同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和其它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加强自己的航天力量。日本新研制了H-2火箭,其能力与阿里安4相仿...  相似文献   
134.
本文阐述了产品质量控制在转包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以成飞公司转包生产MD机头为实例,生动地从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诸方面,对提高实物质量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整整走过了10年的历程。这10年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和富有成果的10年,也是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全面发展的10年。10年来,我国先后与2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空间合作协议和航天局间的协议30余份,已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众多的国家开展了实质性的空间合作。改革开放带来国际合作的机遇航天国际合作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早在1977年9月,中国航天技术代表团率先走出国门,对法国空间技术进行了考察。紧接着1978年8月和11月,中国航天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相似文献   
136.
无债一身轻 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武器外销的大客户。近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售了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如Su-30MKK、Su-30MK2战机、956E型驱逐舰和“基洛”级潜艇等,但是专家们却认为,只有这次俄、中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交易,才具有真正特殊意义,负责此项订单的是俄罗斯著名的钻石军工科技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7.
2005年的夏天,西太平洋的上空天气格外多变,“海棠”和“麦莎”接踵而至,让人颇感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与此同时,国际舞台上也可谓是风起云涌,大事不断。不可预知的事件不仅牵动着政治家的神经,也吸引了关注时事的看客。这其中,亚洲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无疑在这场舞台上扮演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首先是中国与印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而后是中俄宣布军演,再而后是日本在亚洲遭到孤立。这几件事情都与美国似乎没有牵连,但哪一件美国都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38.
即将在中国境内举行的代号“友谊-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已经敲定在今年8月举行。这次演习是中俄(苏)建交55年来的第一次双边军事演习,也是两国军队自20世纪60年代发生摩擦后首次面对面的合作,标志看两国新型军事互信合作关系连到了40年来的新高点。  相似文献   
139.
140.
本文首先阐述了促使中国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发展选择国际合作方式的两个客观原因,随后对国际合作为支线制造项目带来的益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客观总结过去中国民机制造国际合作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支线飞机制造项目在合作方面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最后作者阐述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