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的航路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一种与地形紧密结合的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航路规划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三次卷积插值法构造地形函数,采用三维的航路规划进行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和威胁回避,并对俯仰角进行PD(比例微分)控制。该方法计算量小,大大减小了规划时间,提高了规划结果的实时性,最优控制理论结合PD控制使得航路的三维规划鲁棒性好,有效地抑帛最振荡和发散,为低空突防的飞行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飞行航路。  相似文献   
122.
针对未知扰动下电动伺服系统高动态响应与高精度控制难题,在建立电动伺服系统特征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最优控制与滑模控制结合的多模复合控制算法。该方法通过开展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精准动力学模型与环境特性的特征建模分析,详细阐述了时间最优控制算法与滑模控制算法的设计方法及其适用区间,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模复合控制算法能有效提升电动伺服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与稳态精度,实现了未知扰动下高动态高可靠地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3.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阶段的突防与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的螺旋俯冲轨迹设计方法。首先,根据二阶视线角加速度相对运动方程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引入了反馈线性化技术,将非线性系统转化成了线性系统;其次,为了让飞行器实现对目标的期望角度打击,在状态方程中引入了终端落角约束项。然后,以零化视线角速率和使消耗能量最小为目标,采用最优控制得到了加速度形式的控制输入。接着,为了让飞行器在空间内进行螺旋机动,设计了螺旋加速度控制飞行器速度矢量可绕瞬时视线轴进行旋转;最后,考虑到机动与制导的冲突,设计了高度函数使得最优与螺旋两种信号进行匹配。仿真结果显示,在面对相同的防空威胁时,与基于比例螺旋的轨迹相比,本文设计的俯冲轨迹具有更好的突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4.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倾转旋翼机转换机动中变动力学特性导致的复杂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增益调度(GS)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与光滑切换控制结合的综合体系结构,用以实现转换机动过程中的全局最优控制。该控制综合方法,在保证性能指标要求最小的同时,对操纵机构的负荷较低。首先,建立了倾转旋翼机高置信度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混合操纵克服操纵冗余问题。其次,设计了基于增益调度的线性二次最优多环控制器,并采用光滑切换控制策略综合2套控制器,实现动态倾转过程的姿态平滑过渡。最后,进行以倾转走廊中间路径为期望轨迹的全模式自主飞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在转换机动过程中体现出强鲁棒性和较优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5.
现代战机最佳导引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于雷  李言俊  欧建军 《航空学报》2006,27(2):314-317
针对现代战机向目标空域的导引过程,建立了载机与目标相对运动的数学模型。基于最优控制的相关理论,以导引的准确性和控制的经济性为性能指标,建立了飞机导引控制算法。该导引算法既考虑了导引的角度误差又考虑了目标线角速度误差,通过对所得到的导引算法进行仿真验证,表明所得到的导引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满足飞机的导引要求。  相似文献   
126.
本从最优控制的逆问题出发,给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控制系统设计法,可以使输出量追踪理想模型的输出量,因而也是一种模型跟踪法,可以使系统解耦,因此是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当被探对象具有最大个数的零点,且这些零点都稳定时,可以用简单的输出反馈代替状态反馈,此时得到的控制系统也是解耦的。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垂直发射舰空导弹转弯控制段的控制规律,并以某低空、超低空、近程舰空导弹为研究背景进行弹道优化设计,通过大量计算结果,分析了燃气舵最大舵偏角与工作时间、反馈回路参数等对垂直发射导弹弹道特性的影响。最后选取一组最优参数对全弹道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将垂直发射技术应用于对付近程、高速、掠海目标是有效的,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8.
陈青  胡兆丰 《航空学报》1989,10(9):420-426
 本文研究了弹性飞机的颤振主动抑制就颤振发生的实质的讨论,提出一种研究颤振问题的探索性想法,即把对全系统颤振问题的研究归结到对其中少数有关的运动模态特性的研究。此一想法在颤振特性分析及颤振主动抑制方面得到具体的发挥,相应地产生了一种综合作图法和解析法特点的近似分析颤振特性的途径和一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优化目标函数。后者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用的二次型优化方法所固有的某些弊病。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议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9.
考虑时滞影响的柔性悬臂梁的离散最优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国平  洪嘉振 《航空学报》2003,24(4):306-311
 对考虑时滞影响的柔性悬臂梁的离散最优控制进行研究。首先给出包含有时滞项的控制模态方程,然后将控制模态方程离散化和标准化;连续时间形式的性能指标也离散成标准离散形式,则最优控制律可按离散最优控制理论进行设计。所得出的时滞最优控制律中,除了包含有当前的状态反馈,还包含有前若干步控制的线性组合。因在由控制模态方程推导时滞最优控制律的过程中无近似处理,所给控制方法易于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还给出了从实际测量中提取模态坐标和将模态控制力转换成实际控制力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所给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0.
魏伟  康伟 《飞行力学》2004,22(1):83-87
卫星编队飞行的难点之一是在干扰力环境下控制队形。采用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调节器(LQR)的最优控制方法,对低轨道地球卫星所受的地球扁率摄动(J2力)加以模拟,并在模拟的地球低轨道J2力环境中。对几种卫星编队进行了模拟控制,从控制精度和能量消耗的角度对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卫星编队飞行中相对距离控制和绝对距离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