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9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478篇
航空   2929篇
航天技术   311篇
综合类   516篇
航天   66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讨论了用光弹性嵌片法(一种新的模型试验方法)进行飞机主起落架的实验应力分析。采用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光弹性贴片法中的贴片增强效应问题,避免了在贴片边界,因泊松比不匹配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试灵敏度。实验应力分析选用了与实物尺寸相同的模型试件,克服了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该方法在一套试验模型上能够直观地进行多种载荷状态下主起落架表面应力场的分析比较,为主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试验依据,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测试数据的计算校核表明,试验结果是可信的,可作为主起落架结构减重修型的重要试验依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2.
本文描述了文献中确定相互作用参数F_(xy)的方法及其根据,指出唯象学理论仍停留在假设阶段不能尽如人意。作者根据复合材料能承受无限大静水压力的实验事实,经较详细的数学推导,得到了F_(xy)的数学表达式。经探讨,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强度准则对称性和兼容性均好,且适合于三向应力状态。作者还将本文结果与文献中的各种确定方法作了比较,结论是,本文的确定方法数学严密,且力学物理意义直观。作者所作的[04]T单向管状件的轴-内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实验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3.
Ⅰ型极值分布的环境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善  盖京波 《强度与环境》2002,29(3):38-42,57
本文通过对Ⅰ型极值分布的理论分析和环境因子的二因子法,分别得到了Ⅰ型极大值分布和Ⅰ型极小值分布的环境因子,它们与正态分布的环境因子^[1]具有相同的形式,对Ⅰ型极值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点估计,提出了用环境因子进行数据转换和综合的步骤。  相似文献   
124.
为解决含圆孔层合板在孔内轴销加载下的孔边应力问题,提出一个计及接触摩擦效应的弹性轴销模型,摩擦系数假设为沿接边界按正弦规律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弹性理论的一般方法,分析了轴销的应力和位移,为有效地解决有载孔层合板孔边应力问题提供了解析基础。  相似文献   
125.
弹塑性材料全位伸曲线拟合的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分指数四项式拟合弹塑性材料的以应变表示应力的拉伸曲线,利用几个材料拉伸特征点的数据,就能获得全拉伸曲线的简单统一的表达式,与典型航空弹塑性材料的试验全伸曲线的对照表明,这种拟合模型具有很高的工程精度,从而个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单向板90°试样用DMA法测出的玻璃化温度T_(?)为应力释放温度,用应变片包埋法测定了玻纤/648环氧复合材料单向试样与对称正交层板的热应变,用经典层板理论处理实验结果,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结果还表明,一般意义上的复合材料内的层合残余应力与制造过程中复合材料内的残余应力应作区别。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从细观力学角度分析并建立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从制备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与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表明,减少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或提高复合材料的纤维与基体的模量比,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通过单调拉伸实验测试了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的2D SiC/SiC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并采用文中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计算出复合材料SiC基体的残余热应力为-19.5 MPa。分析表明,该结果是合理的。此外,引用了公开文献报道的5种复合材料体系数据,用于验证文中所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8.6%,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为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0.
针对燃油增压泵在外场使用过程中连续出现的三起诱导轮叶片断裂故障,在失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umplinx软件和Nastran软件,对诱导轮进行流场分析和疲劳寿命计算。结构强度校核结果表明,诱导轮的叶片强度和疲劳寿命存在设计裕度不足的设计缺陷。为此,提出改变叶片形状和增加叶片厚度的改进方案。厂内试验、发动机试车、试飞验证与考核证明,改进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