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309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的小体积、高密度和高时钟频率的发展趋势,导致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特别是电磁敏感性问题。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的电磁敏感性水平对其优化设计至关重要,而宽带脉冲注入探头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的传导电磁敏感性测试。根据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的传导电磁敏感性测试需求,通过分析宽带脉冲注入探头的工作原理、影响工作带宽及平坦度的因素,进行宽频带高平坦度的宽带脉冲注入探头的方案设计,通过多线并绕、磁芯与外壳匹配设计、高频段阻抗匹配等方法,研制出宽频带高平坦度的宽带脉冲注入探头。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宽带脉冲注入探头实现了工作频率覆盖9 kHz~1 GHz、平坦度小于5 dB的性能指标,可以满足开展传导电磁敏感性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92.
针对非接触通信系统中的传统耦合装置所用铁磁材料存在感量宽温易变性、大量级振动应用和旋转端面安装受限性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耦合装置,采用了印制铜线组或是多组导线绕制成型螺旋盘状的方式替代传统铁磁材料形成通信介质,从而实现了原、副边间的高质量通信,保证了其工程实用性。结合实例安装和多温度试验验证,该装置展示了安装方式灵活和宽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3.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在Ma=0.7~1.6,H=11 km飞行环境下飞机-发动机内/外流动及其耦合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跨声速状态下,冲压进气道入口处气流增压后的静压达到了自由来流滞止压力的85%~90%,气流接近于滞止状态,说明组合进气道存在强烈的节流效应,且冲压通道的喉道是组合进气道节流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排气流动同时受到飞机绕流及涡轮通道排气系统等多方面的干扰,且涡轮通道排气射流对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气流本身就存在膨胀压缩及排气引射等多种干扰机制。阻力分析表明,压差阻力系数高出内表面摩擦阻力系数2个数量级,是跨声速状态下冲压流道阻力的主要来源;亚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达到了60%~80%,是冲压流道的主要阻力部件,而Ma>1.0超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大而逐步减小,尾喷管的阻力则快速增长,阻力贡献逐渐向尾喷管转移,两者趋于接近。  相似文献   
494.
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工作适应温度范围低温可达到-50 ℃以下,高温可达到70 ℃以上。为满足相应要求,研制宽温度范围大口径高精度变温标准黑体辐射源,采用细分均匀加热、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双路配气保护等技术,满足高低温需求,同时开展腔型设计、超黑高发射率涂层等相应研究,保证了黑体辐射源的整体性能,确保完成相应功能。研制完成后,在高低温环境下进行了验证试验,可达到以下指标:有效发射率≥0.999,空腔开口直径≥60 mm,温度测量不确定度10 mK(k=2)。经验证,可满足宽温度范围条件红外探测系统的计量要求。  相似文献   
495.
围绕再入式飞行器表面分布式隔热瓦的气动加热问题,针对流动强干扰特征且测量难度较大的小曲率半径缝隙倒角区域,采用Φ0.3 mm量级一体化同轴热电偶开展高马赫数来流条件下的热流测量,研究了缝隙倒角曲率半径、隔热瓦间台阶高度差、缝隙宽度、边界层流态、马赫数等因素对热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热流时域曲线得到了瞬态热流的振荡特征。结果表明:台阶会显著增大热流;边界层流态的差异会引起缝隙倒角热流分布的显著变化;较高马赫数下的热流时域波动特征更温和,热流更低;部分状态存在瞬态负热流现象。 研究结果可为隔热瓦热防护设计和认识缝隙、台阶诱导的复杂流动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6.
以强预冷技术扩展现有成熟涡轮发动机的飞行速度范围,从而实现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接力”,是高超声速飞机动力的一种典型方案。强预冷涡轮发动机的研制,需要系统性地攻克一大批关键技术。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梳理了强预冷涡轮发动机的技术难点,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如有适应宽工况范围的高效紧凑预冷器设计和加工工艺、预冷系统与涡轮发动机全工况匹配技术、强预冷发动机与进排气系统协同设计等,为国内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7.
不同冲击脉宽在标定压电式冲击传感器过程产生不同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脉宽冲击频率处于传感器安 装频响的放大区,不同的脉宽作用于传感器后放大效应不同,导致标定结果差异。冲击传感器使用空气炮和霍普金 生杆进行单独标定,对标定结果进行了差异分析。对传感器安装频响曲线进行了定性分析,符合冲击脉宽差导致不 同标定结果的事实。对标定过程中标定脉宽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于正确标定冲击传感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