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77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2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文中主要概述了美国载人飞船回收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保证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的方法、采用的回收控制技术、地面对再入返回段的测控支持、载人飞船的回收作业、载人飞船的应急返回和回收救援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2.
美国航天部门积极进行了多项以评估先进运载系统(ALS)为目的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的主题是评估是否有能力;将有效载荷以28.5°倾角送入低地球轨道而运载成本仅为$300/lb。第一阶段承包商(包括波音航空公司、马丁—玛丽埃塔航空公司、休斯公司、洛克威尔国际公司、联合技术USBI公司、麦道公司及通用动力公司等)为了实现该成本目标,进行了种种方案研究,其中不乏硬件回收和重复使用方案。本文重点论证通用动力公司航天系统分公司提出的回收系统初步方案,并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火箭助推器回收的新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93.
94.
95.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近10年国外航天回收技术和救生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航天回收技术的研究重点由常规伞系统转向了研制大型冲压翼伞。而航天救生技术的研究重点是空间站的救生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性能的空间救生艇。文中也叙述了运载火箭的回收问题和返回舱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96.
文章主要对航天器再入与着陆落伞系统作了综述,并介绍了各种航天器回收降落伞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98.
把有些航天器(如空间站和侦察卫星等)上的物品返回地面,有两种方法可选用:一种是搭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返回,另一种是利用航天器上设置的专用返回舱返回。TAURUS和FAST是德国在80年代末设想的两种多体回收小型返回舱。它们预先装在空间站和贮存库中,需要时即可携带待返物品离开空间站、再入大气层并返回地面。文中主要介绍TAURUS返回舱的运行程序及主要构件(有效载荷舱、弹射装置及辅助设施等)。  相似文献   
99.
小型空间有效载荷回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瑞典空间公司研制的200kg空间有效载荷(如:导弹弹头、再入飞行器头部等)的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中降落伞采用高强度、轻重量凯夫拉材料制作,重量(不包括伞舱)不到7kg。采用这种回收系统后,有效载荷的着地速度不超过8m/s。文中介绍了两种回收方案。一种是常规方案,采用锥形带条稳定减速伞和轻型十字形主伞的二级降落伞回收系统;另一种是改进方案,采用具有高阻力系数的旋转伞作稳定伞和主伞的二级降落伞回收系统。第二种方案较为先进,可大大减少降落伞的重量和体积,不过还处在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主要对航天器再入与着陆落伞系统作了综述,并介绍了各种航天器回收降落伞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