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2篇
航空   28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吊钟形涡流室内涡流及气体温度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拖动工况下涡流室式柴油机吊钟形涡流室内的气流平均速度和气体温度。研究了涡流室内气流切向速度和气体温度的空间分布及随其曲轴转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2.
在柴油机喷油系统压力波的研究中,采用Wigner-Ville分布算法,对液-汽两相流条件下的柴油机喷油系统压力波的时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采用小波函数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Wigner-Ville分布算法进行分析时,可以更好地显示出液-汽两相流条件下的柴油机喷油系统中压力波在时间和频率范围内的能量密度,能更清晰地反映出这种非稳态信号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当喷油系统存在长时间存活汽泡时,压力波的能量密度主要集中在主波上,除了低频率的能量外,还包着相当一部分较高频率的能量.而压力波次波则没有高频能量的出现.当喷油系统存在短时间存活汽泡时,其压力主波对应的频率较低,但能量密度比较大,而其压力次波具有一定量的高频率能量.   相似文献   
33.
图1所示零件是进口柴油机上的一种定位螺套,属滚压超薄壁零件,采用先加工螺纹后加工内孔的工艺,必须解决滚压螺纹时由于内孔变形而引起的螺纹中径变形,即必须满足条件:零件体内的滚压应力不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  相似文献   
34.
《质量与可靠性》2005,(6):21-2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1年。1992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3年再次改制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是联合国在中国唯一指定的柴油机专业供应厂商。  相似文献   
35.
针对高速运动喷雾图像的实时采集技术,开发出用于柴油机喷雾测试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对喷雾初始信号的探测、脉冲激光器触发以及图像采集之间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测得了CCD摄像机对光强的响应特性。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柴油机喷雾开始后延时0.9ms实时采集的喷雾图像实例。  相似文献   
36.
为了满足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快速起动需求,针对船用柴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了不同因素对船用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在起动初期,起动机退出时间应不早于共轨建压时间;喷油参数对起动性能的影响最大,占比超过48%,通过优化喷油参数可以大幅改善起动性能。对于大功率船用柴油机,采用低轨压、小油量起动,然后迅速切换至高轨压、大油量的喷油策略,可以使柴油机快速喷油并释放大量热量、有效缩短起动时间。  相似文献   
37.
某型电源车在调试运行时出现了负荷突降并解列现象,采用了多种办法均未解决。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找到故障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了该型电源车类似故障的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38.
以一台Phaser140Ti-E30增压中冷共轨柴油机为试验机,采用柴油/含水乙醇组合燃烧方式进行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掺水比例乙醇的加入都使得NOx排放减少,在催化后,氧化催化装置对HC、CO和甲醛排放有很明显的净化效果,但是在小负荷下对乙醛的排放没有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39.
黄立  陈晓轩  李先南  张文正  王新权  黄敏 《推进技术》2020,41(11):2438-2449
涡轮增压是提升船用柴油机燃油经济性、排放性及动力性的核心关键技术。船舶动力排放与燃油经济性法规日趋严格、智能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推动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向高增压、高效率、柔性化和电动化等方向快速发展。本文分别从涡轮增压系统与涡轮增压器部件角度,对国内外主要船用柴油机增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性、应用机型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分析两级涡轮增压、相继增压、可变涡轮增压和机电负荷涡轮增压等增压系统技术,以及高效宽域涡轮增压部件技术,展望了船用柴油机增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论述了内相结构对乳化柴油的稳定性和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证实了乳化柴油中分散相的尺寸和分布状况,不仅关系到乳化柴油的稳定性和粘度,同时还影响其在柴油中的燃烧效果。实验也给出了分散相的平均直径与掺水率、添加剂用量和制备参数的关系。 实验还证实了从加强微爆和减少冷却损失出发,采用掺水量大的乳化柴油较为适宜。供油持续时间的增加,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喷孔直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