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航空   914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269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家族式企业存在的本身具有世界性,能够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容。我国家族式企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但家长式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需要在充分认识其弊端的前提下,改革传统家长式的刚性管理体制为现代家族公司制的弹性管理体制。我国的家族式企业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72.
针对常规的旋翼总距前馈方法难以有效实现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快速交联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并设计了适用于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的新型交联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共轴高速直升机/发动机综合仿真平台,揭示不同运行工况下,共轴双旋翼、推力桨操纵输入、发动机燃油输入变化规律;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共轴双旋翼、推力桨桨距的增益自调节交联控制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开展了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中等、高速度飞行时,相比于常规的旋翼总距前馈,新型交联控制方法可使动力涡轮转速的超调与下垂量减小36%与70%,可使直升机/发动机快速交联控制品质更优,进一步提升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973.
采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共轴式双旋翼在悬停和以不同速度前飞时的流场进行水洞试验,测量得到旋翼流场的速度和涡量分布,主要研究了共轴式双旋翼流场的垂向诱导速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为了比较,对单旋翼也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对共轴式直升机的气动计算和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4.
直升机旋翼机身发动机耦合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利  曹义华  赵明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882-1887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工具研究旋翼机身发动机空气动力干扰.通过生成多块贴体网格,运用有限体积方法直接求解了不可压N-S方程.分析了某直升机低速前飞时的流场性质.首先对孤立机身周围粘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然后运用作用盘模型分析了旋翼机身空气动力干扰对机身压力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运用简单的发动机模型分析了发动机进出口对直升机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运用CFD数值工具研究旋翼机身发动机空气动力干扰.通过生成多块贴体结构网格,运用有限体积方法直接求解了不可压N-S方程.首先分析ROBIN机型的旋翼机身耦合的流场特性,然后再分析了MI-171V5直升机低速前飞时的流场性质.对两种机型首先进行孤立机身周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然后运用作用盘模型分析了旋翼机身空气动力干扰对机身压力分布等方面的影响,与实验数据对比相吻合.  相似文献   
976.
CFD法中的动态失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CFD动态失速模拟所需要捕捉的关键物理,CFD法一般情况和较先进的CFD法,最后重点介绍了CFD法动态失速模拟的当前水平.总的来说在动态失速预测方面,CFD法优于综合法,CFD/CSD耦合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吻合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俯仰力矩曲线的相位、大小和形状与试验数据吻合得较好,耦合解与试验数据之间的主要偏差在于法向力预测上.  相似文献   
977.
直升机动态地效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2米级旋翼动态地效试验装置上进行的动态地效试验研究工作,包括试验系统的准备、试验内容和结果处理.研究的状态主要包括模拟舰面升沉和滚转运动两个方面,对不同高度下不同的升沉幅值、不同滚转角度幅值均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78.
通过软件仿真复现了经典的无人直升机导航控制规律算法外场试飞实验时在不同条件(静风、突发常值风干扰)下的飞行情况,并分析了航向偏差、侧滑速度、偏航距等主要导航性能指标.分析了算法在有突发常值风干扰时航线飞行伴有明显侧滑现象的原因,对比分析了单独引入航向反馈及同时利用航向反馈及偏航距积分对导航性能影响,进而给出了一种共轴无人直升机导航规律新算法.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改进后的算法能够保证无人直升机有效地协调转弯,并且在导航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了侧滑问题,进而提高了共轴无人直升机航线飞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979.
基于自由尾迹方法的共轴式双旋翼流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流场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计算方法.该方法中,桨叶模型采用了升力面/涡格法,尾迹则使用畸变的自由尾迹模型,以更好地模拟流场特性及计入桨尖三维效应.通过旋翼下洗速度的计算值与可得到的实验值对比,表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然后,着重计算分析了共轴式直升机的旋翼尾迹结构和诱导速度分布,并与单旋翼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悬停时,与单旋翼相比,共轴式双旋翼在旋翼下方的诱导速度更大,但并非两幅单旋翼诱导速度的迭加;前飞时,随前飞速度的增加,上下旋翼间的相互干扰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80.
旋翼/涵道/风扇升力系统的前飞气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旋翼/涵道/风扇组合构成的升力系统,是一种结构紧凑、新颖、操纵较简易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升力系统。由于旋翼和风扇、旋翼和涵道、风扇和涵道之间等存在相互气动干扰,尤其是在前飞状态下,涵道风扇同时受到旋翼尾流和前方来流的共同作用,流场十分复杂,给该升力系统气动力的分析与预估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旋翼/涵道/风扇组合升力系统气动力的理论分析方法,并通过理论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本文所述理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