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航空   1085篇
航天技术   175篇
综合类   194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介绍了在水洞中进行的二维机翼纯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的流动显示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机翼做纯俯仰运动时尾迹涡街的特性以及与Strouhal数(Ste)的关系.在Ste=0.105附近,涡街排列成一条线;大于该值,为逆Karman涡街;小于该值,为正Karman涡街.机翼做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尾迹中总是出现逆Karman涡街.结合数值计算结果说明,机翼做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推力及最大有效迎角与沉浮和俯仰运动之间的相位差有关.并讨论了前缘涡与后缘涡相互作用对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斜向排列双圆柱的尾迹,并分析了尾迹中某些特征点上的速度频谱,从旋涡脱落频率的规律来研究双圆柱绕流相互之间的干扰。当两圆柱间距较远时,速度振荡的频率与单圆柱卡门涡街的频率相接近,随着两圆柱间距的接近,前、后圆柱各有其不同的旋涡脱落频率,且都不同于单圆柱旋涡脱落的频率。特别是当两圆柱处于某一相对位置时,出现双峰值的功率谱,其中一个峰值的频率大大地高于另一个峰值对应的频率,而且这两个峰值谁主谁副是不确定的,呈现出不稳定流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63.
空中加油是提高飞机航程、活动半径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四种固定受油管的数值模拟,从流动特性的改进方面说明了合适的截面及倾角会降低受油管绕流的压力脉动,进而使噪声降低。  相似文献   
64.
叙述了分别采用五孔探针、热线和激光三种流场测量方法测量旋流器模型内的流场分布情况,并得出基本一致的实验结果,从而为旋流发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不同间距下并列双圆球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尾涡和湍动能的影响,本文选取在L=2.0~4.0D之间的五个间距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均在Rep≈1000的条件下进行。结果表明:在流向上,双圆球彼此相互抑制其背风面流体的流向输运;在垂直流向的周向上,并列双圆球彼此增强背风面流体的周向输运。当圆球间距L≥3.0D时出现二次涡。湍动能的增量与圆球间距近似成二次方规律。  相似文献   
66.
本文描述的实验采用干冰为示踪粒子,对脱体涡系作了流动显示,并对摄取的图片进行了数字图象处理。结果清楚地提示了涡的三层结构。在主涡的诱导下,出现二次涡,而二次涡会影响脱体涡的速度分布。实验还得到了脱体涡流场的灰度分布图,并将得出的涡核直径与LDV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还证明来流迎角、侧滑角及前缘后掠角会影响涡核的位置和强度。当机翼前缘后掠角增加时,脱体涡向不稳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7.
分析证明:悬臂梁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与它的谐振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因此,欲展宽频带而保持灵敏度不变就很困难。利用应力集中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空心梁结构不仅能产生应力集中而且能减少梁的自身质量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展宽频带。文中给出了几种梁的刚度计算。  相似文献   
68.
将现代螺旋桨的改进升力线算法应用于空气涡轮性能计算,结合冲压空气涡轮结构特性对叶片模化作了局部改进,对一个冲压空气涡轮模型作了计算,与实验结果和改进升力线法的对比表明,局部改进后的叶片环量和诱导速度分布合理,计算精度和宽度有明显改善,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9.
亚音压气机平面叶栅内流动的声激励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非定常两代流型理论的验证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了简化同时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试验研究首先从平面叶栅风洞上起步.在测得各个工况下叶栅后旋涡脱落特征频率的基础上,采用声激励的试验手段,系统研究了非定常扰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加激励前后总压损失的对比、流场特征参数频谱图的对比和具体气动参数的对比,证实了合理组织各个非定常扰动的相互作用可以提升叶栅的气动性能,说明了"非定常耦合流型"在叶轮机中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0.
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对涡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风洞试验,利用7孔探头对75°/45°和75°/60°两种典型双三角翼进行了空间流场测量,研究了双三角翼前缘形状对大迎角涡流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使双涡态的双三角翼内、外翼涡互相靠拢、增加干扰,当出现合并涡态时,使合并涡涡核向内下方偏移;外翼前缘钝化使外翼涡或合并涡的Cp0、Vx较尖前缘时为高,最终使外翼涡或合并涡推迟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