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94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针对航空燃油柱塞泵滑靴副的动静压混合支承下的润滑问题,在滑靴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考虑静压支承与滑靴非规则的空间曲线运动特征所产生的动压效应,建立了动静压效应下的滑靴副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滑靴副的润滑特性仿真计算研究,分别对混合润滑机理下的油膜厚度变化规律、油膜压力分布影响因素和滑靴抗倾覆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动静压混合支承所得到的油膜厚度变化趋势更符合滑靴副实际的润滑状态;中心油膜厚度、滑靴最大倾斜角和转子转速主要对动压效应产生影响,而滑靴副进口压力即柱塞泵供油压力主要影响油膜的静压作用;提高滑靴的抗倾覆能力可通过增大滑靴底面工作半径或者减小滑靴中心油池半径来增强油膜的动压效应,抵消滑靴受到的倾覆力矩。  相似文献   
52.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6):33-53
In nanofluid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NMQL) milling of aviation aluminum alloy, it is the bottleneck problem to adjust the position parameters (target distance, incidence angle, and elevation angle) of the nozzle to improve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milling, which has large and uncontrollable errors.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law of milling cutter speed, helical angle, and cavity shape on the flow field around the milling cutter was studied, and the optimal nozzle profile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Using 7050 aluminum alloy as the workpiece material, the milling experiment of the NMQL cavity was conducted by utilizing cottonseed oil-based Al2O3 nanoflui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velocity of the surrounding air flow field and the strong gas barrier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igh rotating velocities of the milling cutter. The incidence angle of the nozzl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helical angle of the milling cutter, the target distance was appropriate at 25–30 mm, and the elevation angle was suitable at 60°–65°. The range and variance analyses of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milling force and roughnes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chip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nozzle position parameters was the target distance of 30 mm, the incidence angle of 35°, and the elevation angle of 60°. Among these parameters, target distance had the largest impact on cutting performance 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more than 55%, followed by incidence angle and elevation contribution rate. Analysis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the nozzle position parameters were appropriate, and Ra (0.087 μm) was reduced by 30.4% from the maximum value (0.125 μm). Moreover, Rsm (0.05 mm) was minimum, which was 36%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venth group (Rsm = 0.078 mm).  相似文献   
53.
弹流润滑螺旋锥齿轮热摩擦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直升机主减速器中的高速重载螺旋锥齿轮,建立了点接触热弹流润滑分析数学模型,包括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和膜厚方程等,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弹流润滑状态下的齿面摩擦因数.模型中考虑了润滑油黏度和密度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并通过轮齿承载接触分析(LTCA)获得齿面真实载荷和卷吸速度、相对滑动速度等运动学变量.基于真实齿面点建立了螺旋锥齿轮单齿模型,考虑滑动摩擦生热和不同表面上的热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得到了轮齿本体温度场和接触点瞬时闪温,并与现有文献和算例齿轮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4.
气体润滑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高速气体润滑轴承转子系统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研究.通过轴心轨迹、频率耦合三维图、频谱和分叉图,分析了系统非线性行为特征.实验证明气体润滑轴承-转子系统中的气膜涡动是系统非线性失稳的主要原因,气膜涡动导致的倍周期分叉是系统进入混沌振动的必由途径.通过调整系统固有频率和气膜润滑涡动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使得失稳转速远离设计转速;以及利用试验中所证实的混沌"有界"性质,有效的控制振幅,将是提高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稳定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5.
在BCS-30D通用板材成形性试验机上,对铝合金薄板的杯突值进行了不同润滑条件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润滑剂时对铝合金杯突试验的成形效果最好,其次为动物油,机油最差。  相似文献   
56.
线接触零件部分热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和部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弹流及部分弹流润滑线接触问题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联立求解结果,分析了接触表面间油膜厚度随载荷、滚动速度、滑滚比和进油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油膜厚度值,并依此提出一种新的油膜厚度公式。新公式考虑了热效应及表面粗糙效应影响,可用于高温、高速、重载工况。计算结果比Dowson-Higginson油膜厚度公式更符合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7.
仰宏伟  白少先 《推进技术》2022,43(2):142-148
为提高密封气膜的开启能力以满足长寿命设计要求,基于气体润滑理论研究了环瓣式浮环密封表面瑞利台阶型槽的动压特性.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数值计算了密封气膜压力分布和动压效应,分析了操作参数和型槽几何参数对密封气膜压力和泄漏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瑞利台阶型槽可以产生明显的气体润滑动压效应,可使得密封气膜平均压力和泄漏率分别...  相似文献   
58.
采用转化坐标法导出两表面都有切向运动的止推动压滑动轴承的压力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两表面都有切向运动的径向滑动轴承的压力微分方程;在其他参数不变条件下,提高有效速度是提高两表面都运动滑动轴承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两表面都运动的推力滑动轴承,合理组合两运动表面的楔形方向和转向是提高有效速度的关键;运用有效速度概念,为这类动压滑动轴承的工程设计给出了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9.
    
针对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设计了试验用流体静压轴承,利用不可压层流润滑雷诺方程的线性性质,对轴承液膜压力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分析了分别采用水和液氮作为润滑介质时,轴承的承载力和流量特性与偏心率和供给压力的关系;进行了轴承的节流孔流量特性和水润滑试验。结果表明:静压轴承短孔(非典型小孔)节流器的流量系数远超出常用的小孔节流器流量系数的参考范围;在相同的工况下,数值计算得到的水润滑和液氮润滑静压轴承的质量流量相差很小;高速水润滑试验中,主轴在轴承中浮起后的位置主要由供给压力决定,在0~30 000 r/min的转速范围内轴承没有明显的动压效应;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静压轴承的质量流量与偏心率基本无关。水和液氮润滑静压轴承性能数值计算和水润滑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的液氮低温润滑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基于CFD的斜盘/滑靴副油膜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描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滑靴副油膜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能综合考虑滑靴副结构参数、柱塞泵工况参数对油膜特性的影响。然后,针对某种滑靴副结构,仿真得到了24种不同工况下的油膜厚度,分析了工况(温度、转速和出口压力)与滑靴副油膜的定量关系。本文还提出了一个与油膜特性相关的液动力参数的描述公式,并基于某固定结构尺寸的滑靴副CFD仿真结果,研究证明了对于固定结构的滑靴副结构,该参数仅与油液黏度(温度)相关,与其他工况参数无关。根据液动力参数公式,可以方便地给出滑靴副油膜厚度的解析方法。最后,将基于解析方法与基于CFD仿真方法得到的油膜厚度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解析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