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航空   433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9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721.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红外辐射特性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离散颗粒模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尾焰两相流进行了一体化仿真,得出了各燃气组分和Al2O3颗粒的流场参数分布.通过建立固体火箭尾焰红外辐射模型,计算出了二维轴对称尾焰的光谱辐射亮度.研究表明,颗粒辐射起着主导性作用,颗粒尺寸越小,在4.3 μm波长处气相辐射作用越明显;燃烧室内燃面颗粒速度越大,尾焰辐射越弱;颗粒尺寸越大,颗粒辐射越强,但随燃面颗粒速度增大,辐射降低越快.所得结论与相关文献数据一致,表明计算模型和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22.
圆柱形红外加热笼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真空热试验中,圆柱形卫星通常选用圆柱形的红外加热笼作为外热流模拟装置。文章对卫星表面采用圆柱形红外笼进行热流模拟时的到达热流进行仿真计算,分别选用不同的红外笼覆盖系数、红外笼与卫星表面的距离以及红外笼边缘区域大小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对圆柱形红外笼优化设计的方法以提高卫星表面的热流模拟均匀性,可以用于指导圆柱形卫星进行真空热试验时的工装设计。  相似文献   
723.
卫星真空热试验用红外加热笼抗热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卫星真空热试验中,通常采用红外加热笼进行外热流模拟,但由于红外笼与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之间及相邻红外笼加热区之间的热干扰而会产生模拟误差。文章利用EFD.Lab软件针对热干扰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红外笼补偿边(“裙边”)和防辐射屏设计的两项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抗热干扰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4.
文章主要介绍了红外加热笼在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加热带热变形问题,阐述了加热带喷涂黑漆过程采用的防污染工艺以及为了防止相邻加热区间热流相互干扰所采取的措施。试验证明其工艺设计效果明显,这些工艺措施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外热流模拟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保证了型号试验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25.
低空多喷管发动机喷焰红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喷管火箭发动机低空尾焰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热流法建立了喷焰红外传输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四喷管发动机尾流场2~5 μm光谱的红外特性.获得了光谱、波段辐射强度仿真数据及红外仿真热像,并与单喷管喷焰的红外特性进行了比较.考察了不同的喷管间距、探测方向、飞行高度对喷焰表观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喷管尾喷焰红外辐射光谱选择性与单喷管相似,但光谱峰值无线性关系;对于低空四喷管发动机尾喷焰,红外特性随喷管间距增加有所增强,随飞行高度增加,喷焰红外辐射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726.
大飞机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在机载风切变告警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发现由于国内的需求不足,使得在具体产品的研究进展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中国大飞机研究项目的全面展开.也必然为包括机载风切变告警系统在内的、与大飞机有关的各种机载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指出为了尽快弥补国内研究的差距,需在风切变建模、风切变探测及风切变告警系统的试飞验证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727.
通过对再入点速度大小、航迹角的限定,给出了由大气层内、外机动构成的总横向最大机动距离的数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对地攻击区的概念,给出了目标是否位于攻击区的判断方法及战斗舱离轨时刻的确定方法,从对地打击范围和快速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单个天基对地打击武器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28.
导弹武器系统项目前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对导弹武器系统项目中诸如风险、费用、可靠性、维修性及效能等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性,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框架中的各项指标,并细化了各分项指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评价中可能用的方法及模型的建立思路给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29.
结合导弹飞行可靠性评定实例,采用贝叶斯法对导弹飞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对验前信息进行了数据融合,充分利用了地面试验数据,有效地扩大了试验子样,验证了贝叶斯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730.
时频分析在超声导波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导波信号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存在频散现象,利用传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不能揭示其频谱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了导波信号的非平稳特征,介绍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时频分析原理,分别对铝板试样和蜂窝板试样内传播的导波信号进行了STFT和时频谱分析,得出了铝板内导波信号中各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导波信号的模式转换现象,比较精确地计算了导波的群速度;对于蜂窝板内的导波信号,由于能量泄露比较严重,当激励频率为1.5MHz时,A0模式只能近距离传播,这就使得采用STFT不能很好地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导波传播距离较远时,利用STFT可以对其信号进行动态的频谱分析和模式识别,并可对实际的群速度进行较精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