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航空   436篇
航天技术   717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109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calculation utilizing satellite thermal images is very difficult due to the great temporal variance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in the atmosphere which strongly affects the thermal radiance incoming to satellite sensors. In this study, Split-Window (SW)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methods were utilized for prediction of LST using precipitable water for Turkey. Coll 94 Split-Window algorithm was modified using regional precipitable water values estimated from upper-air Radiosond observations for the years 1990–2007 and Local Split-Window (LSW) algorithms were generated for the study area. Using local algorithms and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VHRR) data, monthly mean daily sum LST values were calculated. In RBF method latitude, longitude, altitude, surface emissivity, sun shine duration and precipitable water values were used as input variables of the structur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estimated and measured LST values were obtained as 99.23% (for RBF) and 94.48% (for LSW) at 00:00 UTC and 92.77% (for RBF) and 89.98% (for LSW) at 12:00 UTC. These meaningful statist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RBF and LSW methods could be used for LST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162.
根据中继卫星的定点位置,对我国中继卫星-空间站的几何覆盖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空间站中继测控覆盖率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不同舱段的2副中继天线融合使用,并通过调整天线安装布局提高中继测控覆盖率的方法。经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站中继测控覆盖率,可为我国空间站中继天线的安装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分析了卫星遥测数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Kalman)滤波的遥测数据判读系统框架,并定义了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及接口关系,应用卫星实际遥测数据对判读系统的数据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系统对数据异常反应迅速,能够很好地满足卫星测试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4.
We report work utilizing 15-min resolution ionospheric data obtained with DPS-4 digisonde in 2003–2011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amplitudes and phases of the most powerful spectral components of the F2 layer critical frequency (foF2) and peak height (hmF2) fluctuations over Irkutsk (52.5°N, 104.0°E). We show that fluctuations of both parameters contain quasi-harmonic components with periods of Tn = 24/n h (n = 1–7). The number of distinct spectral peaks varies from 3 in summer to 7 in winter. Amplitude and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urnal (n = 1) and semidiurnal (n = 2) components is studied using the data sets extracted from the original data sets with band-pass filte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amplitudes of diurnal/semidiurnal foF2 and diurnal hmF2 components are maximum in winter and minimum in summer. Amplitudes of the diurnal components vary gradually; those of the foF2 semidiurnal one, abruptly, thus forming a narrow winter maximum in November–January. The phase (local time of maximum) of the diurnal foF2 component increases gradually by 4–6 h from winter to summer. The phase of the semidiurnal foF2 component is nearly stable in winter/summer and sharply decreases (increases) by 2–3 h near the spring (autumn) equinox. The phase of the diurnal component of hmF2 (local time of minimum) varies slightly between 1130 and 1300 LT; that of the semidiurnal one decreases (increases) by 4–6 h from January to March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main feature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components of the mid-latitude F2 layer parameters recur consistently during the solar activity growth and decline phases.  相似文献   
165.
海洋锋是海洋动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由于夏季中国近海海域海面温度趋同特性,无法利用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而卫星遥感海色数据可以有效弥补海面温度检测海洋锋的不足,提高海洋锋检测的准确性.基于多源卫星融合数据,利用梯度检测算法对中国近海海域进行海洋锋研究,结合海面温度和蓝绿波段...  相似文献   
166.
针对传统的按需分配方式所造成的长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业务预测的按需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预测业务在等待队列中的长度,将预测信息发送给网络资源控制中心,再由控制中心动态地分配带宽资源,达到服务质量的要求。在阐述了按需分配和业务预测的基本算法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预测信息发送间隔时间的时延性能,分析中考虑了实时业务比非实时业务享有更高的优先权,并且比较了常规按需分配与基于业务预测的按需系统分配方法的时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业务预测,选择合适的预测信息发送间隔时间,能够有效地改善带宽资源分配的时延性能,相比一般的按需分配方式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7.
冯全胜  徐波 《宇航学报》2011,32(1):39-45
针对采用伴飞模式的星座燃料补给问题,本文对其补给星的轨道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在给出补给星的轨道设计之后,利用遗传算法对补给星轨道机动所消耗的燃料质量以及每次转移给工作星的燃料质量进行了优化求解,使得补给星燃料利用率达到最高。仿真结果同时给出了燃料利用率与工作星轨道高度以及星座中卫星数目之间的关系,该结论对采用伴飞模式的星座燃料补给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多颗卫星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会随着观测卫星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在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中需考虑多星故障的处理.针对故障检测比故障排除简单、且故障检测率比故障排除率高的特征,以故障检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星故障排除方法——随机搜索法.该方法采用二进制对观测卫星进行编码,通过随机初始化方式获得初始无故障星座,再通过逐步搜索未选卫星方式来得到最终的含有最多无故障卫星的星座,实现故障排除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形下,新方法能获得99%以上的故障排除率,既能进行单星故障排除,也能进行多星故障排除,能有效满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关于自主完好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9.
典型卫星轨道的位移损伤剂量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位移损伤剂量是评估电子元器件在轨发生位移损伤导致性能退化的重要参数。文章首先给出了位移损伤剂量的等效原理和计算方法,即用位移损伤等效注量来表征卫星轨道带电粒子导致的位移损伤剂量;之后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太阳质子注量模型,计算了典型大椭圆轨道的位移损伤等效注量,并结合计算结果对不同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其后针对4种典型卫星轨道,计算了不同飞行寿命期内的位移损伤等效注量,发现不同轨道的位移损伤剂量有较大差异,并结合空间带电粒子辐射环境分布特点及卫星轨道参数等分析了差异的产生原因;最后,分析不同的太阳质子注量预估方法对位移损伤剂量计算结果的影响,总结了不同轨道、不同飞行寿命情况下卫星经受的带电粒子辐射环境的严酷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卫星内部元器件位移损伤效应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大容量通信卫星热真空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结合大容量通信卫星的技术特点,系统总结了与之相适应的热真空试验方法改进措施,主要包括组件温度外扩过试验风险识别、红外灯阵加热器及转发器组合控温、星内真空度和污染监测、回温控制等,并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利进一步提高热真空试验水平。这些改进措施已成功应用于多颗大容量通信卫星热真空试验,对其他系列卫星热真空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