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0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31.
具体分析了NTSC和LORAN-C的两套时频基准系统。结果表明,NTSC时频基准系统可以产生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但是没有主标备份,不利于连续性的保持;而LORAN-C的时频基准系统产生控制高精度时频信号,同时主标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副标,不停止信号的输出,而且切换主标时不会发生信号瞬间中断或相位突变,这些又保证了信号的瞬间连续性。它可广泛应用于守时、授时及导航系统中。  相似文献   
32.
核工业放射性勘查计量站于2015年组织西南、中南、华南和华东四家计量站实施了国内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装置的量值溯源比对,比对模型为核工业放射性勘查计量站的地面模型。从比对测量结果归一化偏差分析,仅有个别仪器在钾含量较低的YM1和钾含量存在争议的YM3模型的归一化偏差大于1,说明比对过程严谨、比对方法正确、结果可信。从比对测量结果与标称值比较分析,仍是YM1和YM3模型的钾含量相对偏差超过5%,其他均在8%不确定度之内,说明核工业放射性勘查计量站的地面模型量值稳定。  相似文献   
33.
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是一种新的产品定义技术,它以三维产品模型为基础,集成了三维空间尺寸公差标注和制造要求标注在内的特征信息,并作为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唯一依据.结合国际先进航空企业的应用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基于模型定义技术数据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及其系统的实现,以及开发工程注释信息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用数字电压表检定高等级标准电池的操作方法,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35.
由稳态飞行确定纵向气动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昌业 《飞行力学》1994,12(2):70-79
研究了从稳态对称飞行数据估计气动导数的一种方法,要估计的导数是纵向静稳定性和操纵性导数,尾翼产生的阻尼导数、速度对升力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的导数,其方法是基于扩展的纵向静稳定性和操纵性理论以及相应的飞行试验数据表示方法,对于大多数气导数,假设飞行测量数据是以平衡曲线和CL(α)曲线形式给出的,导数估计表达式是由已知常数,直接或非直接测量量的代数关系式构成,估计精度用结果标准误差或系统误差带表示。所研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北斗/GNSS精密时间频率量值传递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通过对北斗共视比对技术的研究,设计出利用北斗共视与国家授时中心GNSS CV精密时间服务系统进行比对,从而实现用户与标准时间UTC的溯源完成基于GNSS CV技术的时间频率计量服务系统设计,创新性地提出提高北斗共视比对技术以及研制多模多频GNSS CV量值传递设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7.
高性能的被动型铷原子频率标准(以下简称铷频标)主要用于恶劣工作环境等特殊领域,铷频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是卫星定位的两项关键技术,铷频标的稳定度包括短期稳定度和中长期稳定度,而中长期稳定度主要由温度系数决定。本文从改善铷频标温度系数的目的出发,全面梳理和分析了影响铷频标温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提出零温度系数等高线图优化法和零光频移灯激励电压优化法,并通过改进物理部分结构热设计等措施,优化了铷频标物理部分的温度系数。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整机温度系数约为-2E-14/℃,铷频标的105s稳定度5.52E-15,改善物理部分温度系数的方法和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8.
GPS radio occultation (RO) ionospheric products obtained by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COSMIC) mission during the year of 2014 and the observations from 3 digisonde stations which are located at different latitudes a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collocation windows on the comparisons of the ionospher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CPs), including the peak density and peak height, derived from the two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CC)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bsolute biases (SDAB) between the ICPs derived from the two techniques vary distinctly under different spatial and time collocation windows. Generally, the CC (SDAB) of the ICPs decrease (increase) as the size of the collocation window increases in time dimension or in space dimension.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statistic parameter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collocation window in time dimension and space dimension is analyzed for each digisonde station. It is found that within the collocation window of 60min,20°,20°,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e of 1° in the space window on the statistical comparison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he increase of 1?min in the time window,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can be appropriate relaxation on the time window within the threshold of 60?min to get a balance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he comparison results and the number of the matched pairs. In add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ame variations in the longitude window and in the latitude window may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comparison results when the horizontal gradients in electron density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along different directions at the digisonde station, and strict space collocation window is preferred when comparing the observations from COSMIC RO with those from the digisonde station in such cases.  相似文献   
39.
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稳态量热计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了C/SiC复合材料在90℃时的半球向总发射率和室温法向光谱反射率.研究了纤维预制体编织方式、涂层厚度及表面形貌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D C/SiC复合材料的热辐射性能优于2D C/SiC.2D C/SiC的总发射率为0.78,3D C/SiC达到0.82;SiC涂层厚度对C/SiC复合材料的热辐射性能影响很大,随着SiC涂层厚度的增加,C/SiC总发射率先降低后上升,最高值可达0.85;表面抛光后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有所下降,2D和3D C/SiC总发射率分别为0.74和0.75.  相似文献   
40.
针对Micro-PNT系统中多环和微半球陀螺敏感结构在设计阶段三维实体仿真分析存在的模型复杂、网格特征较难匹配结构特征、模型复用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维单元简化建模,并通过实常数和截面定义等方式对特征结构进行全参数化表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在相当的分析精度下,参数化分析中所需的节点数量仅为三维实体仿真的2%和43%,仿真效率提高显著,可加快陀螺设计收敛进程,支撑Micro-PNT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