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212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为了实现在军工业、农业、医疗和交通中的远程监控功能,本文设计了基于FPGA的多节点无线振动传感器网络。本系统是在FPGA基础上对SOPC进行软硬件设计,通过FPGA对多个Zig Bee网络节点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能够使振动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经试验验证,本系统的测量精度高、灵敏度线性度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2.
文章分析了空间辐射效应对SRAM型FPGA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可行的空间抗单粒子的措施,比较了对于不同应用情况下几种缓解措施的优劣,对于SRAM型FPGA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使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随着光纤通道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中大量应用,光纤通道数据的采集存储对光纤网络的监控、测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实现了基于FPGA的四路光纤通道数据采集、存储和转储系统。该系统利用aurora接口连接采集卡与存储卡,通过PCI将存储卡数据转储于主机。本文说明了整个采集存储系统的结构与采集卡的逻辑实现。该系统通过了逻辑功能仿真,并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光纤通道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存储和转储。  相似文献   
124.
针对目前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模拟器通常只能模拟点目标,且通用化程度和实时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商用现成品或技术(COTS)的SAR分布式目标模拟方法。利用NI PXI平台构建了一个基于电磁仿真的SAR分布式目标模拟器,由电磁仿真软件模拟获取目标散射特性,并通过高速网口输入硬件设备进行采样及卷积操作得到仿真SAR回波数字信号,经数模转换模块完成对SAR数字信号的调制并输出模拟回波,可以直接用于SAR系统的数据验证。模拟器采用数字式一体化硬件设备,由NI PXIe-5646R和PXIe-584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送,PXIe-7902作为系统核心进行高速实时数据运算。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核心,通过LabVIEW RT (Real Time)和FPGA模块直接进行访问,能实时、高速地采集和处理数据。经过测试,该目标模拟器可以生成分布式目标的射频回波信号,环路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另外,本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多种雷达信号的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信号体制或接收外部信号输入,可以实现灵活的SAR目标模拟。  相似文献   
125.
针对NAND型FLASH不易管理(地址线、数据线和命令线复用,并且芯片出厂时有坏块)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FPGA完成了对NAND型FLASH的综合管理,包括初始可写入页的查找、坏块表建立、数据写入、数据读出以及数据块擦除等操作。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文章的设计方案运行稳定,满足航天工程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6.
127.
航天伺服系统中数据传输具有高速实时等特性,针对采用双口RAM进行并行数据传输时易发生冲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机制。不同于现有握手等待和优先级抢占等方案,从最根本的分时访问总线和数据空间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同步分时访问机制,实现了无冲突访问数据的高速传输。基于该同步分时访问机制,设计了基于FPGA的双口RAM数据传输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数据传输测试平台,设计了多种测试用例。经过测试表明,该双口RAM性能稳定,实现了零误码率数据的高速传输。  相似文献   
128.
129.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物理学家对宇宙射线一直感到迷惑不解:粒子(主要是质子)高速穿越太空,它们好像均等地来自各个方向。这些星系间射流的来源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获得如此高的穿行速度的呢?一个跨国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向解决这些问题迈出了一大步: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至少部分宇宙射线来自超新星残骸;超新星残骸是恒星爆炸所产生的正在膨胀的物质外壳,起着天然粒子加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日前,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有效载荷分系统在产品性能、技术状态、质量问题、元器件、工艺、原材料、软件/FPGA、可靠性、安全性、数据包等12个方面,接受了初样鉴定产品质量复查。复查结束后,有效载荷分系统将按照复查结果查漏项、补不足,确保正样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