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629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对APC-2/AS4带材火焰辅助缠绕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工艺条件对制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和制件的断面显微特征,认为火焰辅助缠绕制件的孔隙主要是由于基体和纤维的降解失重产生的,而不是空气夹杂产生的。  相似文献   
52.
乙醇-空气稀液雾值班火焰的大涡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深对气液两相湍流燃烧现象的认知,检测火焰面模型在液雾燃烧中的适用性,本文在欧拉-拉格朗日架构下使用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模型(FPV)数值模拟了乙醇-空气稀液雾值班火焰。欧拉坐标系下的气相湍流场使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离散液相则使用拉格朗日颗粒轨道模型进行描述,考虑了相间质量、动量、能量交换。燃烧模型中采用碳元素定义混合物分数,在混合物分数方程源项中体现液相对燃烧模型的影响。模拟得到的气相温度分布和液相统计值均和实验数据较好吻合,验证了该燃烧模型对稀液雾扩散类型火焰的适用性。分析瞬时图发现,该稀液雾火焰的最高燃烧温度往往位于当量混合物分数附近,在出口下游20倍直径处火焰完全点着,此处上游FPV模型能给出局部点火熄火现象。蒸发作用在剪切层和点火区域较强,而液滴和火焰作用较弱,单一液滴很少被火焰包围。  相似文献   
53.
杨波  洪延姬  刘毅  徐庆尧  张鹏  沈双晏 《推进技术》2015,36(10):1516-1521
为解决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问题,需要对燃料的基础燃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此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初始压强50~101k Pa,初始温度298~353K,当量比0.6~1.5异辛烷的预混层流火焰结构特性,分析了初始压强、初始温度、当量比对火焰厚度、反应区厚度、厚度比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火焰厚度、反应区厚度、厚度比会随着初始压强和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当量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火焰厚度、反应区厚度、厚度比分别在当量比1.1,0.9,1.3时获得最小值;层流燃烧速度与H+OH的最大浓度有密切关系,都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初始压强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H主要通过R3,R24,R97,R162,R163,R179生成,通过R1,R12,R14消耗;OH主要通过R1与R14生成,通过R3,R12,R16,R29,R95,R97消耗。  相似文献   
54.
中心分级燃烧室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易安  郭志辉  张漫 《推进技术》2019,40(8):1824-1831
为了研究中心分级燃烧室雾化特性,设计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进行雾化特性试验研究。头部预燃级采用贫油直接喷射,主燃级采用预混预蒸发。试验采用了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测量液滴粒径及速度,用10μm以下的小液滴速度近似流场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流场具有中心回流区(PRZ)、唇口回流区、角落回流区(CRZ)、预燃级高速射流区及主燃级高速射流区等结构;流场结构对称且受工况改变影响较小;大液滴集中在中心回流区及角落回流区。中心分级燃烧室不同于其他分级燃烧室,其具有特殊的流场结构及燃油雾化分布规律;在近场流场区域65μm~75μm液滴集中在PRZ区域和CRZ区域;近场区域内Case 4雾化D32是Case 3的60%。  相似文献   
55.
雷达微波信号所受到的衰减是由喷焰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发生碰撞而引起的.使用的雷达工作信号频率应高于等离子体的振荡频率.控制推进剂配方中的铝粉含量,降低推进剂成分中Na、K离子的含量,添加如PbCrO_4等高电离电位亲电子物质,施放惰性气体抑制复燃作用,适当提高发动机燃烧室压力等措施均可改善微波衰减效应.  相似文献   
56.
冯文澜 《推进技术》1982,3(3):23-29
美国Purdue大学火箭发动机实验室在J.R.Osborn教授领导下,发展了GDP及PEM模型。为了研究推进剂的能量特性以及温度和压力敏感度,必须测量推进剂的燃速和火焰温度。为此,设计和安装了一套伺服调节机构,使燃烧表面在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这样就可以测量燃烧的瞬时速度。在这同时,有一套能自动测量和记录的装置用来测量火焰的温度。  相似文献   
57.
用一套串接式可变面T-形燃烧器对HMX复合推进剂作了不稳定燃烧的实验研究.为了求得其相对稳定性,分别测定了当推进剂中的HMX,Al及AP等组分含量不同时对压力耦合不稳定燃烧的影响,并与一般双基推进剂(双石-2)不稳定燃烧特性进行的试验比较,在一维不稳定燃烧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数据处理.最后得出结果:当HMX,Al及AP的含量分别在20至40%,5至15%和40至75%范围内,振荡频率为200至1500Hz时,HMX/AP/HTPB推进剂的燃烧稳定性与HTPB/AP/Al和双石-2相比最差.  相似文献   
58.
用金属热喷涂技术修复铣床套筒的工艺方法过程简单,使用效果良好,为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在AerMet100钢(A100钢)基体上制备了WC10Co4Cr涂层,研究了不同喷砂条件对AerMet100钢表面粗糙度变化及对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之后将涂层使用化学方法退除,观察涂层制备对AerMet100钢基体表面状态的影响,分析了粗糙度与涂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erMet100钢基体不同吹砂工艺产生的表面粗糙度 Sa=0.994~4.983 μm时,超音速火焰喷涂WC10Co4Cr涂层的结合强度均不低于72 MPa.喷涂涂层过程对基体表面状态没有较大影响:基体粗糙度 Sa<2 μm时,喷涂后,基体表面的粗糙度略有降低;基体粗糙度 Sa>3 μm时,喷涂后,基体粗糙度略有升高.超音速火焰喷涂的碳化钨钴涂层与AerMet100钢基体的结合同时存在物理与机械力结合,以前者为主要结合力.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燃油以及入口空气压力对于贫油熄火(LBO)边界的影响大小及规律,采用航空煤油(RP-3)、高沸点费托油(FT)和柴油进行了三种不同燃烧室入口压力工况下的贫油熄火实验并进行规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入口压力对贫油熄火边界的影响(19.17%)要大于燃油性质造成的影响(6.26%)。导致熄火油气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入口空气压力,火焰体积,燃烧室温度,燃油雾化直径以及燃油的热值和密度,其中火焰体积和燃油雾化直径主要受燃油性质影响,而燃烧室温度则与入口压力有很大关系。入口压力影响的贫油熄火油气比变化会受其影响的火焰体积和燃烧室温度变化而削弱。碳数高支链烷烃含量少的燃油可能会提高火焰体积对熄火油气比的影响,使其在低入口压力下有更好的贫油熄火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