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305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是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的重要设备之一,对航空航天、军工、精密机械、汽车、微电子等行业的精密零件和精密工模具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卫星静电放电传导干扰耦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进行卫星电子系统空间静电放电(ESD)传导干扰的地面评价试验,可以直观地了解卫星结构及电缆中ESD传导干扰的耦合规律,对于静电放电传导干扰的防护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空间平板介质型天线系统的ESD传导干扰,设计了两种ESD传导干扰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进行了单点电流脉冲注入法和容性电流耦合注入法ESD传导干扰耦合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进行空间电子系统的ESD传导干扰评价试验是有效的,其试验结果对于航天器防静电设计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地球同步轨道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地球同步轨道(GEO)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静电放电(ESD)引起二次放电可能导致太阳电池阵永久性短路损坏。文章主要针对GEO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效应问题,重点分析了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ESD和二次放电产生的物理过程,并利用负高压偏置方法开展了GEO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ESD和二次放电地面模拟试验。试验验证了反转电位梯度电场是导致GEO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产生ESD的触发因素之一,同时得到了GaAs高压太阳电池阵样品表面产生ESD和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  相似文献   
104.
 设计了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地面模拟卫星静电放电试验方法。对卫星的空间环境以及结构特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表面存在静电放电的可能性。通过静电放电试验找到了红外地球敏感器易受干扰的部位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微空心阴极放电机理及其在电热式推力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空心阴极放电(MHCD)技术的发展为研制适用于小卫星的先进新型微推力 器提供了可能。MHCD是微放电领域中一种新颖的非平衡高气压辉光放电,其优点是可以在高 气压下稳定放电,并且只需要非常低的电压(几百伏特)或者输入功率(百毫瓦数量级)。 本文针对MHCD,实验研究了微放电的电流-电压特性,并利用光学发射光谱的方法测量了微 等离子体中电子数密度和中性气体温度。结果表明,在稳定的辉光放电下,MHCD孔内的电子 数密度和中性气体温度随着压强和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电子数密度可达
10 14 cm -3 ,中性气体温度可达1000K。由此可以推断,微空心阴极放电较小 的尺寸结构与强烈并可控的气体加热相结合,完全可以开发应用在新型的电热式等离子体推 进上,研制成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推力器。由于在微放电等离子体中加热了工质气体, 因此其性能可大大高于冷气推进。  相似文献   
106.
把高压太阳电池阵放入低地球轨道中就会发生电弧放电,会造成航天器表面退化、电磁干扰、PN结破坏和其它负作用.文章先介绍了电弧放电的理论观点,包括Park和Hastings的假说以及Cho和Hastings的理论扩展,对放电起因、过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几个典型的飞行实验及地面模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高压太阳电池阵在等离子体环境中电弧的产生,并发现偏置电压与高压太阳电池阵的放电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文章最后介绍了在实验室研究过的6种减缓电弧放电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静电的应用、静电的危害及防止等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静电的研究迅速开展起来.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静电传感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智能化便携式静电测量仪,着重讨论了其程序设计并就被测量正负判别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该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8.
. 《推进技术》2000,21(6):24-24
198 8年 10月 ,NASA用DeltaⅡ火箭将深空 1号 (DS1)航天探测器送上了太空 ,验证了包括离子推进系统在内的 12项具有风险的新技术。DS1的离子推进系统是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计划用于彗核采样返回任务的“基本型”推力系统 ,正式称谓为NSTAR ,即NASA太阳电推进技术应用准备系统 (NASASolarelectricpropulsionTechnologyApplicationReadinesssysteem)。NATAR用一个阴极产生电子 ,电子与氙气碰撞并使其电离。然后氙离子经静电加速通过栅极喷出…  相似文献   
109.
把高压太阳电池阵放入低地球轨道中就会发生电弧放电,造成航天器表面退化、电磁干扰、PN结破坏和其它负作用.文章在阐述电弧放电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试验室模拟等离子体环境中进行的两次放电试验.其中一个试验使用的是太阳电池阵物理等效模拟试件,另一个则是真实的太阳电池阵样品.试验得出了两种样品在等离子体环境中的放电位置、放电阈值电压,并发现环境与太阳电池电压及放电率等相关参数的关系.比较两个试验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环境下,模拟试件的放电阈值比较大.文章最后对试验现象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LEO等离子体环境与HV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大型空间活动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核壳结构纳米铝粉/聚偏二氟乙烯(n-Al/PVDF)复合粒子。为优化制备参数,设计了正交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设备研究了静电喷雾过程中针头内径、推进速率、输出电压、接收距离等4种因素对制备的复合粒子形貌和放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1mm针头内径,1mL/h推进速率,10cm接收距离,12kV输出电压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粒子形貌最为规整,平均粒径为75nm,与原料n-Al颗粒基本一致;PVDF包覆层厚度均匀,平均厚度为5nm。DSC测试结果显示,按此条件制备的样品在惰性气氛及空气气氛条件下放热量最大,且均大于其他条件下制备的样品,PVDF包覆层能够显著改善n-Al粉末能量释放效率,使铝粉反应更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