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147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张玉涛 《红旗技术》1999,(4):26-28,31
研究了酸介质、灰化、原子化湿度和共存元素对以钯镁混合物为基本改进剂测定砷的影响。于193.7nm处,直接测定高温合金中微量的砷。方法特征量为60pg,相对标准偏差为2-10%,回收率为81-103%。  相似文献   
92.
在原子氧(AO)侵蚀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中对聚酰亚胺(Kapton)和涂ZnO-有机硅防护层的样品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用LAMBDA-9分光度计、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质量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AO对Kapton表现了较严重的侵蚀作用,其化学结构、元素百分含量和表面形貌都发生明显变化。而所施用的ZnO-有机硅涂层对AO辐照有较强的防护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稳定性。因腐蚀产物为SiO2,这对抑制AO的进一步侵蚀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3.
运用地面模拟设备对硅橡胶材料O形圈进行了原子氧暴露、紫外线辐射实验研究;利用测压法进行了O形圈在原子氧暴露及紫外线辐射前后的泄漏率比对实验,并对实验前后O形圈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实验表明:原子氧和紫外线辐射对O形圈的表面状况及泄漏率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4.
为了提高铜尾矿中铜的测试准确性,本试验采用微波消解法制备样品试液,并将标准加入法运用于火焰原子吸收(FAAS)法中,从而有效地抑制共存物的干扰。试验先用标准曲线法初步确定铜浓度及其线性区间,然后确定加入量,实验所得标准加入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 998;加标回收率为10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5%~2.1%。试验证明该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5.
刘跃 《国际航空》2008,(8):68-68
过去的10年,雷达技术飞速的发展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其探测距离增加了2~3倍,分辨率也大为改观。但其高昂的价格、较大的重量以及制冷的需求也令许多希望在新一代战斗机中安装这类雷达的国家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96.
2008年7月14日,明媚的阳光撒在英国范堡罗机场上,美军的F-22“猛禽”战斗机冲上蓝天抖翅高飞。这是F-22战斗机首次亮相海外航展。今年是范堡罗航展60周年,航展组委会组织嘉年华活动,纪念范堡罗航展的一个甲子轮回。  相似文献   
97.
根据双原子分光带系及其强度理论,介绍了测定振动温度的原理及方法,同时,利用激波加热试验气体的方法,得到氧化铝分子绿带系(B^2Σ^+-X^2Σ^+)的全部光带,通过氧化铝分子绿带光带强度的测定,得到在激波马赫数为10时,反射激波后气体的振动温度约为5200K。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叙述以萘锂为引发剂,抽余油为溶剂,丁二烯为单体,三聚氯氰(CNCI)_3为终止剂,合成遥爪型端双氯基聚1,2-丁二烯的研究;与此同时,还探讨了(CNCI)_3作为偶联剂的实验结果.此外,对合成的高聚物分子结构,采用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GPC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99.
在 IFM原子氧剥蚀效应地面模拟设备中对空间常用材料聚四氟乙烯进行了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试样温度升高对原子氧效应的影响以及原子氧与紫外辐射复合效应试验,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质量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材料在设备中的反应特点以及温度升高、紫外辐射对材料的原子氧效应的影响规律。对原子氧与材料的反应机理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同时还测量比较了原子氧暴露试验前后、原子氧与紫外辐射复合作用前后试样的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0.
航天器薄膜材料在原子氧环境中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Kapton材料及镀膜Kapton材料进行了原子氧环境实验研究。通过采用SEM、XPS、光谱计、微量电子天平、高阻计对实验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面形貌、表面成分、太阳吸收率、质损、表面电阻率的分析和表征,对于Kapton材料及镀膜Kapton材料在原子氧环境效应下的退化规律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