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231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在地球和太阳系之外存在其他世界的可能性之后。天文学与生物学便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一门新的、令人兴趣盎然的学科。但这两门学科真正融合起来。形成今天的天体生物学,则始于195/年10月4日。当天。一个/米大小的铝合金球体——“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从哈萨克斯坦的沙漠草原升空,飞入近地轨道。  相似文献   
22.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11,(12):50-51
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制订好计划,准备在2025年把宇航员送上某颗小行星。毫无疑问,执行这样的任务将面临重重挑战和风险,但首先要完成的是了解人类可对哪些近地天体进行探索。小行星专家、太空科学家、宇航员和美国航空航天局代表团在最近举行的名为“直击近地天体:为人类进行近地轨道外探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近地天体”的学术研讨会上,对这个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利用核爆直接炸毁小行星或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以避免其与地球相撞,是近地小行星防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文章基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超高速小行星拦截器(HAIV)概念,提出一种将原撞击引导器改为长杆撞击器的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欧拉型冲击动力学仿真软件NTS模拟长杆撞击器对小行星连续开坑的过程,并在仿真中加入能量源以模拟核爆装置在不同深度爆炸对小行星产生的偏转与破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杆撞击器并合理控制撞击速度,能够引导核爆装置进入更深的地下爆炸,从而更加高效地耦合核爆能量,提升偏转小行星或直接摧毁小行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最冷的天体     
梁晓鹏 《飞碟探索》2011,(11):46-46
科学家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传回的数据发现类似恒星的最冷天体,与人体温度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5.
基于地外天体起飞的真空羽流导流技术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舒燕  张旭辉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6):1266-1274
针对着航天器发动机羽流导流问题,基于工程经验提出了四种典型导流装置型面(包含内凹槽形式和导流锥形式等),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直接模拟蒙特卡罗(CFD/DSMC)耦合方法,对起飞过程中羽流导流带来的气动力和气动热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不同导流装置情况下羽流场激波、航天器表面压强和热流密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四种导流装置的导流效果评价。最后以导流锥形式开展试验,对仿真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羽流导流并没有导致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综合考虑航天器羽流和发动机安全性,大导流锥导流的方案最优;在导流锥附近的激波位置及形态和仿真一致,仿真与试验的变化趋势一致,仿真算法可信,数据规律可以作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6.
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尔德市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威廉·兰德尔等人在3月2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通过分析卫星数据和电脑模拟图发现,一旦工业生产所制造的黑碳、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27.
曾耀寰 《飞碟探索》2013,(11):62-63
天文望远镜可分为折射和反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从荷兰听到望远镜的新技术,自行制造出折射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凹面镜聚焦,设计出反射望远镜,解决透镜的色差问题。还有一种望远镜不用透镜和反射镜,也能搜寻宇宙天体,这个望远镜和爱因斯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发明或制造望远镜,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利用时空的扭曲,可以达到望远镜的功能,观测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说穿了,爱因斯坦的望远镜是利用万有引力,观察非常遥远的星体,甚至可以“看到”没有电磁波的暗物质,堪称为引力望远镜。  相似文献   
28.
赵爽 《太空探索》2012,(10):44-47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宠,在一些人还在计划着马尔代夫、爱琴海浪漫之行,或在为攀登珠穆朗玛峰、参加南极科考探险而激动不已时,另一些人已经将自己的脚步迈向了遥远的太空。  相似文献   
29.
美国作家挨·加米里顿曾经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对天王星的卫星──天卫四做过这样的描述:“距离太阳近30亿千米远的天卫四是个奇异的世界,这颗没有光泽的、深红色的星球被不太厚的、充满了黑色烟雾的大气笼罩着。在它的表面上覆盖着一层熔岩海洋,一些炽热的岛屿漂浮在上面。天卫四内部强烈的放射现象为正在喷发的火山提供着充足的能量……”事实上,我们的宇宙探测器──无论是“先驱者”号、“旅行者”号还是“维京”号等等,都没有发现过哪颗行星具有如此强烈的放射现象。但是,这些探测器出色的工作,使我们对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太阳系…  相似文献   
30.
《太空探索》2004,(11):12-13
夏夜,坐在院子里或阳台上乘凉的时候,看天空中璀璨的星星闪烁,好像一只只顽皮的眼睛在眨着,真有说不尽的乐趣。特别是,偶然间会看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掠过,只一秒钟或几秒钟后便立刻消逝,它会带给你几分惊奇。这就是流星。流星是太空中的一些天体碎片,大多是一些小石块和小铁块,它们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游荡,人们把它们称做是太空中的“流浪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