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198篇
航天技术   479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2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人类从古代以来就已经开始努力认识宇宙。古希腊人是最早利用科学方法计算来解释宇宙现象的民族,他们以惊人的准确度绘制出了宇宙星图和测量出了地球的形状。随着时间的进展,人们逐渐开始利用特殊仪器了解太阳、月亮和行星等,如早期人们借助于复杂的天文望远镜观察银河系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2.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文章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历史和现状,并且提出和分析了直接中频采样软件接收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3.
2011年3月,美国发布的《2013~2022年行星科学的愿景与航程》将火星定为首要行星探测目标。历史上,火星就是美国探测次数最多的地外天体,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火星探测将继续在美国整个太空探测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4.
波特编译 《航天》2011,(7):62-63
在美国好莱坞,明星的价值是以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影迷们的选票来衡量的。但在天文学中,我们怎么评选宇宙中最炙手可热的恒星呢?一颗恒星要有怎样惊艳的表现,才能赢得我们的敬畏和赞赏呢?有些恒星周围存在着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另一些恒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还有一些恒星周围有非常奇特的行星。  相似文献   
55.
《太空探索》2008,(2):44-44
1998年7月3日,日本用M5运载火箭发射了其第1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原名行星-B,发射后更名),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3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56.
这颗行星的观测价值决不仅仅在其美丽的光环……  相似文献   
57.
2008年10月19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星际边界探测者"(IBEX,见图1)天文卫星,用于全面探测太阳系边界区域.  相似文献   
58.
在距离我们的太阳系约4光年处,有一个奇特的恒星一行星体系,那里最初有3颗恒星和12颗行星.这相当于我们的太阳系中有3个太阳.不幸的是,由于三体运动的不规则性,这个恒星一行星体系极不稳定,灾害频繁,文明多次发展起来,又多次中途毁灭.  相似文献   
59.
芮斯 《飞碟探索》2008,(9):20-21
数学定律是宇宙存在的基础支柱。我在这里所说的宇宙不仅是原子,还包括了星系、星球及人类。原子的性质——也就是指它们的大小、质量、种类以及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力——决定了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的化学性质。原子之所以能存在,就是依赖深藏于它们之中的力与粒子。天文学家研究的天体——行星、星球及星系等,都受到重力的控制、管辖。  相似文献   
60.
着陆姿态对地外天体表层采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层采样技术是获得地外天体特性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地外天体采样任务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结合4自由度表层采样装置的特点,建立了表层采样装置的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极限着陆姿态下表层采样装置安装位置在当地参考坐标系中的变化,并针对一次封装与二次封装过程中表层采样装置的位置和姿态要求,明确了末端采样器姿态补偿方法,提出了着陆姿态对表层采样影响的分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析着陆姿态对表层采样的影响,可为表层采样装置适应性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