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1,(6):58-59
行星状星云我们已经见过不少,不过正好和照片中背景的蓝色疏散星团(M46)重叠的行星状星云,还是头一次得见。这个称为NGC2438的星云距离我们约3000光年,是一颗百亿年高龄的类太阳恒星在核心氢燃料用完后,所抛出的气壳。有趣的是,分析发现NGC2438的距离其实比M46更近,而它们只是凑巧落在了同一视线方向。行星状星云中心残留下来的白矮星周围的气体非常稀薄,  相似文献   

2.
黎成龙 《航天》2010,(9):46-49
黑洞和宇宙的消亡 我们知道,许多已知的主序恒星,它们的质量远大于10M,而达100M(理论上不大于90M)。那么,10M以上的主序恒星,它们的归宿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钱航 《航天员》2012,(3):38-39
我们都知道,空间站上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而宝贵,而且在微重力环境中洗衣机无法正常工作。那么,在空间站日夜忙碌的航天员衣服脏了怎么处理呢?将来会不会有专门的太空洗衣机来为他们效劳呢?  相似文献   

4.
谢懿编译 《航天》2011,(10):50-53
美国航宇局的黎明小行星探测器在2011年7月抵达了小行星灶神星。关于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它会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砚池 《航天员》2009,(6):68-70
当看到航天员完全暴露在太空进行舱外工作的时候,人们免不了好奇,既然太空是没有重力的,那么他们是如何长时间处在一个位置上的呢?他们又是如何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保障自身呼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找寻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09,(1):5-5
近日,天文学家宣布,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一颗绕恒星运转的行星首张可见光照片。这次观测活动用时21个月之久,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高级测量摄像机上的日冕观测仪,发现了一颗绕名为“北落师门”恒星轨道运转的行星。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北落师门B”。  相似文献   

7.
永健 《航天员》2012,(2):28-32
浩瀚苍茫的太空,不仅是科学家们的天地,也是一些“小科学家”的用武之地。在航天飞机或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太空实验中,也凝聚了这些小科学家们的创意、心血和汗水。他们是一些太空实验方案的设计者、实施者或参与者,更是太空实验的受益者。那么,小科学家们的太空实验是如何选拔出来的?进行小学生的太空实验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实施这些实验呢?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使您对这方面有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Eric  ;Hand  ;谢懿译 《航天》2009,(9):54-55
行星科学家鲜有机会能够挑选下一个大型探测计划的目的地。但是是去土卫六呢?还是是木卫二?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12,(3):77-80
《天涯》(水彩喷色) 作品描写了从旋涡星系边缘的一颗行星上看到的情景。这里是离星系最边远的地方,巨大的星系高悬天际,异常壮观。左侧的那颗恒星闪耀着白色光芒照耀着这片冰雪覆盖的大地,这里就是天涯吗?画作使用水彩喷绘技法。用柔和的晕调表现出星系与星球的效果,没有笔触的干扰,显得细腻逼真。  相似文献   

10.
寻找新地球     
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地球,但是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新地球,接着又出现一个。 人类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地球,又用了几个世纪去探索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宇宙视野一直在拓展。至今为止,天文学家已经确定的围绕除太阳以外的其他恒星旋转的行星已经有370多颗。  相似文献   

11.
天浪 《航天员》2009,(5):62-63
这是一种神奇古怪的天体,它在一般光学观测中只是一个光点,看似恒星,却又不是恒星;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它发出的射电信号类似星系,却又不是星系,基于这些特点,天文学家称它为“类星射电源”,又叫“类星体”。  相似文献   

12.
宙彤 《航天员》2009,(2):48-51
翱翔了40亿英里后,“旅行者”1号飞船最后一次遥望旅程的起点,它看到的地球变成了一个苍白的蓝点,悬挂在漆黑无垠的天幕中。如果此时此刻,有外星智能生命在更加遥远的星球上观察我们的太阳系,那么他们看到的地球(如果确实能看到的话)会是更加微弱的一点星光。可是他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点星光实际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3.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0,(5):64-64,F0003
就像蝴蝶一样,白矮星也会"破茧而出",开始另一段生命之旅。在这种比喻中,我们的太阳就像只毛毛虫,而被抛出的气壳(茧壳)就是最美丽的蝴蝶了。右图里的"星茧"是名为NGC 2440的行星状星云,它的内部是目前所知最炽热的白矮星之一,也就是这张照片中心附近的白点。我们的太阳在50亿年后,也会变成一颗类似的"星茧"。其实它的学名叫作"行星状星云",是小质量恒星死亡后的归宿。  相似文献   

14.
周媛媛 《航天员》2009,(1):74-79
谁还会记得登月第二人?估计没有多少人敢举手。因为人们的关注点就在于第一人,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人诸如加加林、列昂诺夫、阿姆斯特朗……他们总是熠熠生辉,名垂青史。第二人呢?他们的身影隐藏在第一人的夺目光环下,显得黯然失色。只有遮住第一人的光环时,我们才可以更加客观地品味属于他们的经典。  相似文献   

15.
海约 《航天员》2009,(4):72-73
随着系外行星浮出水面,人类的想象,自然而然地更进一步:既有如此众多系外行星。它们中可能存在像地球一般存在生命的墨球?人类是否能找到其他适合生命存在条件的行星,它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24日,欧洲天文学家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Gliese 581c",这颗行星围绕的恒星"Gliese 581"就是一颗红矮星。"Gliese 581c"是迄今为止太阳系外被发现的两百多颗行星中最像地球的。报道还提到这颗新行星距离地球有20.5光年,虽然哈佛天体物理中心的一个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就这颗行星的距离,我们是完全有能力达到的。话虽这么说,但是到达这个天体,至少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若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设为一个天文单位,用AU(1个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表示。人类的航天器到目前为止飞的最远距离是100个AU左右,而且还是用的核电源。人类的航天器现在知道的最快的是去年1月份发射的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New Horizons,又译作"新地平线"号),它的速度在木星引离助推以前是每秒21千米,木星引离助推以后是每秒25千米,所以它是属于人造航天器飞得最快的一颗。以这个速度,它到月球九个小时就到了,而阿波罗飞船需要三天多时间,因为这个飞船飞到冥王星大概是9年半的时间,冥王星在30个AU左右。短期实现不了并不等于说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个星球进行了解,因为我们可以发射一些探测器在太空对这些天体进行探测。如今世界性的外太空寻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标对准了木星和月球,对准了小行星和彗星,对准了金星和火星……在这方面,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共同体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日本也上去了,我们国家的‘嫦娥’一号也奔了月。问题就在这里,人类不可能对太阳系内外的行星逐个逐个去探测,了解是否有水,有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1999,(9):19-19,21
夜晚,仰望繁星点点的宇宙,我们常会生出一丝敬畏,感悟人类和地球的缈小。浩瀚的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归于何处?这类高深的问题虽然对普通人来说事不关己,但却绝对不仅仅只有天文学家才感兴趣。关于宇宙的诞生,现代宇宙学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模型是大爆炸模型,其主要观点是宇宙由一次爆炸产生,以后由热变冷;宇宙不断膨胀使物质从密到稀地演化。当温度从开始的100亿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大大减弱,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再进一步收缩成气体云,从而坍缩形成各种恒星系统,演化成现代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虽然能解释一些主要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面对拒绝别人或被人拒绝的局面,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4,(3):51-51
欧空局2月19日宣布把“柏拉图”(PLATO,由“行星凌日与恒星振荡”英文缩写而来)系外行星搜寻观测台选定为该局第三项中级科学任务(M3)。该观测台定于2024年发射,  相似文献   

20.
李泽源 《航天员》2011,(4):44-46
自人类诞生起,浩淼的星空一直是人类敬畏和向往之地,太空中闪烁着的点点繁星似乎在呼唤着我们前往。虽然人类已经将自己的活动疆域拓展到了外太空,但登陆火星这颗美丽的行星邻居似乎依然是我们遥远而旖旎的梦想。不过,无所畏惧的地球人却已经悄悄吹响了火星集结号,你听到了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