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航空   837篇
航天技术   280篇
综合类   179篇
航天   36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为准确预测含滤网蒸汽调节阀通流特性,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湍流模型常数的样本库并获得对应流场计算结果,融合部分开度下的阀门蒸汽流动压比-流量实验数据,对k-ωSST湍流模型的常数进行了重新标定。针对独立实验测量所得的流量数据,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重新标定的模型常数可以有效提高通流特性预测模型的精度,适用于相近开度、不同压比的蒸汽流动工况计算,而对开度相差较大的情形,流量预测误差则较高;不同开度下的阀内流态和涡黏度在模型常数调整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修正模型常数以优化不同工况下涡黏度的分布,从而显著降低阀门通流特性预测误差,这一研究方法对于相关工程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非平行文本条件下语音转换质量不理想、说话人个性相似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句嵌入的变分自编码辅助分类器生成对抗网络(VAACGAN)语音转换方法,在非平行文本条件下,有效实现了高质量的多对多语音转换。辅助分类器生成对抗网络的鉴别器中包含辅助解码器网络,能够在预测频谱特征真假的同时输出训练数据所属的说话人类别,使得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更为稳定且加快其收敛速度。通过训练文本编码器获得句嵌入,将其作为一种语义内容约束融合到模型中,利用句嵌入包含的语义信息增强隐变量表征语音内容的能力,解决隐变量存在的过度正则化效应的问题,有效改善语音合成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转换语音平均MCD值较基准模型降低6.67%,平均MOS值提升8.33%,平均ABX值提升11.56%,证明该方法在语音音质和说话人个性相似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实现了高质量的语音转换。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多载波互补相位编码MCPC信号在应用中存在包络起伏大等问题,结合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混沌粒子群SCPSO算法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设计将编码信号的主瓣峰值与最大旁瓣值比PSLR作为单独的评判依据,结合混沌序列类随机的性质对混沌序列进行两级筛选,得到自相关函数旁瓣较低的混沌编码序列组。考虑到MCPC信号结构的特点,应用SCPSO算法调整子载波权重因子来优化信号的PMEPR。仿真分析表明,优化设计能在保证MCPC信号优良自相关特性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信号的包络起伏。  相似文献   
994.
利用AMESim+AMESet建立了丁烷微推进系统一维仿真模型,该模型包含:考虑丁烷相变的自增压贮箱、稳压气容、PID控制的电加热推力器等组件.研究自增压贮箱、电磁阀、气容和推力器的静态工作特性,分析气容体积和推力器加热功率以及推力器扩张比对系统工作特性的影响,对丁烷推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自增压贮箱内流体在温控系统的控制下能够实现稳定的压力,在变目标推力时系统的响应较快,增加气容体积有利于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当前推进系统在稳定工作时的推力器最大质量流量为0.079 g/s,最大推力为102 mN.贮箱自增压过程中PID温控对贮箱内工质压力具有重要影响.无温控时,推进剂的持续流入和蒸发造成贮箱液体丁烷排空时的气容压力下降了19.5%;施加PID温度控制后,气容内工质压力稳定在0.302 MPa,工质温度会快速稳定在293.15 K附近.较大的气容体积能够让推力输出更稳定.通过电加热推力器腔体内的丁烷气体可以有效提高推力.推力器加热功率从0 W增加到30 W时,推力从92 mN增加到114 mN,比冲效率从76.2%增加到94.3%.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广泛使用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模拟伺服电路的输出需要经过模数转换电路才能与数字计算机系统连接,转换电路的非线性误差、温度漂移等非理想因素会造成一定的精度损失.针对转换过程引起的精度损失,研制了一种基于单载波电容调制解调的脉冲输出型数字伺服电路.首先,提出了采用单载波开关电容充放电调制、滑动平均滤波解调的电容检测方案.然...  相似文献   
996.
为对甚高精度星敏感器进行地面标定和精度测试,提出甚高精度星模拟器的研制,其模拟精度应优于0.5″.在甚高精度星模拟器设计中,对星模拟器的星图显示与控制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模拟精度要求,提出利用星点板作为星图显示器件.采用单点可控矩阵式LED照明系统作为星点板光源,完成小天区静态形式的动态星图模拟.通过设计星图显示控制系统,编写控制软件,实现每个LED的亮灭和灰度值控制,完成了星图变换和星等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星图显示精度小于0.5″,可以实现动态变换以及星等模拟,以满足对甚高精度星敏感器的地面标定和精度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97.
针对高层大气密度预报和轨道预报业务中对新型太阳紫外辐射指数E10.7的需求,基于TIMED-SEE观测仪器提供的0.1~105 nm太阳辐射强度数据,开展了E10.7指数反演和中期预报研究。 E10.7指数是太阳光谱中波长为0.1~105 nm的辐射流量,单位与F10.7指数相同(sfu,1 sfu=10–22 W·m–2·Hz–1)。 TIMED-SEE观测仪器提供的0.1~105 nm太阳辐射强度实测值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延迟时间短和易获得的优势,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可反演出准实时的E10.7指数,均方根误差为5.445 sfu。利用高阶自回归模型对E10.7的中期预报效果尚佳,未来27天的预报值平均相对误差为7.83%。利用同样方法还开展了E10.7指数81天中心滑动平均值未来27天预报试验,未来27天的预报值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63%。   相似文献   
998.
复合高斯杂波中距离扩展目标的迭代近似GLRT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新锋  简涛  何友  郝晓琳 《航空学报》2013,34(5):1140-1150
 研究了结构化的复合高斯杂波(CGC)背景中距离扩展目标自适应检测问题。针对异质杂波背景中的近似广义似然比检验(AGLRT-HTG)检测器应用于CGC背景中时存在一定的信杂比损失问题,结构化的复合高斯杂波采用自回归过程建模,结合近似广义似然比检验(AGLRT)方法和迭代估计思想,提出了CGC背景中距离扩展目标的迭代近似广义似然比检测器(RAGLRT-CGC)。从理论上分析了极限情况下RAGLRT-CGC虚警概率与检测门限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CGC背景中,RAGLRT-CGC对不同多主散射点目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检测性能明显优于AGLRT-HTG。  相似文献   
999.
建筑风环境风洞试验中风速探头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简易风速探头并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探头的气动力特性,为探头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基于Irwin提出的风速探头原理,研制了用于建筑风环境风洞试验的简易风速探头,对风速探头压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探头进行了标定,给出了不同高度风速探头的标定系数,同时对湍流场中不同风速下的测试精度和探头间干扰效应对测试精度的影响作了试验分析,最后对一典型小区进行了风环境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简易风速探头对平均风速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能够用于建筑风环境风洞试验。  相似文献   
1000.
微小推力冷气发动机动静态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新  汤海滨  张尊 《推进技术》2013,34(6):728-733
针对所设计的微小推力冷气发动机进行高空模拟试验,搭建了试验系统,并应用推力测试装置测量了发动机不同推进剂下的推力和比冲,得到了发动机的稳态特征参数,当分别以丙烷和氮气为推进剂时,平均比冲分别为83.5s和75.6s.为了获得发动机的动态特征参数,对推力测量装置进行了负阶跃力和正阶跃力动态标定,通过标定数据的对比验证得到推力测量系统的延迟时间为90ms;进而在特定试验工况下,给出了发动机和推力测量装置实际上升时间的计算方法,得到丙烷质量流量为40mg/s时,发动机的上升时间为27.1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