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478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2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热传输行为是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服役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研究随机复合材料的热传输机理,可为热防护系统材料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随机复合材料的热传导问题,发展一种统计多尺度边界元算法,首先建立等效材料参数的统计多尺度分析模型,然后给出统计意义下等效参数的多尺度边界元预测算法,并通过与理论结果的对比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研究微结构分布状态对陶瓷多孔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统计多尺度模型及多尺度边界元算法预测随机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2.
为研究金属及复材对机舱壁板隔声量的影响,建立了隔声量的统计能量模型,并通过均质铝板隔声量的理论计算结果及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其有效性,利用该统计能量模型分析了不同铺层方式对复材板隔声量的影响,对比了等厚度、等面密度条件下金属板和复材板的隔声性能差异,最后通过铺设阻尼优化了复材板的隔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单向层厚度以及铺层层数的改变对复材板隔声量影响很小;厚度相同时,铝板的隔声量明显高于复材板,而面密度相同时,在高于2 500 Hz的高频段,铝板的隔声量高于复材板,其余频率下二者隔声量相近;阻尼优化后的复材板与优化前相比在2 500 Hz、3 150 Hz和4 000 Hz三个频率处隔声量分别提升1 dB、4.1 dB和18.6 dB,其他频率处隔声量变化较小,证明使用阻尼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复材板的隔声性能。  相似文献   
833.
热湍流现象是自然界以及生产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它源于温差导致的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对流。瑞利-伯纳德(Rayleigh-Bénard,RB)热湍流系统是从众多自然现象、工程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研究热湍流的经典流体力学模型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瑞利-伯纳德热湍流系统被广泛用来研究湍流热输运、流动结构演化等特性。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在相同的控制参数下,RB热湍流系统中的大尺度流动存在不同的湍流态(结构),且不同的湍流态对应着不同的热输运效率。因此,理解不同的湍流态(结构)的产生机制有助于调控系统的热输运效率。本文就RB热湍流系统中的多湍流态现象,着重评述近年来的若干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34.
在卫星导航系统动态定位中,采用基于瞬时多普勒观测量的最小二乘法确定速度,当载体高机动时,多普勒误差迅速增大,从而导致测速精度大幅度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实现动态模型自适应修正和观测模型自适应更新的Kalman滤波算法。算法采用滑动窗方式来建立实时更新的动态模型参数,使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地跟踪载体的动态特性。此外,算法提出观测模型的自适应更新方法,通过设置载体状态判决门限,高、中机动时仅进行受动态应力影响小的伪距更新,低机动下添加精度较高的伪距率更新。通过Sprient GSS8000模拟器产生的动态场景验证表明,相对于最小二乘法和常规Kalman滤波算法,提出的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能够全面提高载体在多种运动状态下的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835.
判别金属材料疲劳试验中异常试验数据的一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金属疲劳试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明显小于或大于其它数据的异常数据。查找导致这些异常数据的原因是很困难的,难以直接剔除。通常,相关文献只简要地提供基于统计学的识别异常数据的判据。为了帮助数据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些统计判别方法,在处理金属疲劳试验数据时更好地运用统计判别方法,对分布于各文献中的统计判别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给出必要的推导过程和公式,最后对所列统计判别法进行总结,介绍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36.
本文应用ROSE/SEC法测试航空电子产品印制板组件(PCBA)的离子污染度,以测试结果反映水清洗效果,通过工序能力指数Cpk对工艺参数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对清洗工序进行监控,实现对航空电子产品水清洗工艺清洗质量的提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PCBA相互遮挡面积可有效降低离子污染度.结合Xbar-S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